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徐州銅山區:從“C形”到 “C位”

趙登岩 張瀚天
2025年04月10日12:1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江蘇省徐州市錨定“萬億城”的決勝之年。開年以來,徐州市及下轄縣區干字當頭,滿弓發力,勇奪“開門紅”,確保“全年進”。為了展現當地干部群眾“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人民網推出“干字當頭沖萬億”系列報道,本篇聚焦徐州銅山區。

近日,500台徐工新能源純電動牽引車披紅戴花,在四川樂山集中交付。今年前兩個月,位於江蘇徐州銅山區的徐工汽車生產基地已接連舉辦批量交付暨千台簽約儀式,完成新能源重卡交付超2600台,穩穩迎來“開門紅”。

作為龍頭鏈主企業,徐工汽車為銅山區工業經濟勇挑大梁﹔而在徐州市的區域經濟格局中,銅山區無疑是領頭羊。2024年,該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85.7億元、增長7.8%,總量位居全市第一、蘇北前列,其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開票收入雙雙實現“超千億”。

從地理上看,銅山區呈“C形”環抱徐州主城﹔從經濟上看,它又是徐州沖萬億首屈一指的“C位”擔當。今年以來,當地持續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持續推進產業強群壯鏈,全力拼經濟促發展,加快建設“江蘇強區”。

閃速銅冶煉用失重秤應用在大型銅業企業冶煉車間。百靈衡器供圖

閃速銅冶煉用失重秤應用在大型銅業企業冶煉車間。百靈衡器供圖

“兩創”融合

工業強區看園區。在銅山,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徐州高新區和銅山經開區是主陣地。

聽說銅山經開區一家企業在煉銅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記者前往一探究竟。走進江蘇百靈衡器制造有限公司車間時,一台閃速銅冶煉用失重秤剛剛下線,即將發往印尼一家煉銅企業。該公司董事長孫文杰說:“冶金屬於流程工業,計量是根本。有了它的助力,銅精礦粉5秒鐘就能變成粗銅,而傳統煉銅工藝則要花費好幾個小時。”

孫文杰介紹,銅冶煉失重秤技術過去長期被國外壟斷,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十余年磨一劍,其“閃速冶煉大型長壽命高精度失重稱量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23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如今,百靈衡器在國內市場佔有率90%以上,產品還出口到近10個國家和地區。

煉銅能成功,煉鐵行不行?3年前,經科技部門推薦,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文海帶領團隊在百靈衡器設立“院士工作站”,發力主攻對鋼鐵行業具有革命性影響的閃速煉鐵技術。

創新的故事在徐州高新區同樣精彩不斷。

你或許見過電焊氧焊,但你見過激光焊接嗎?徐州高新區中紅外激光應用技術產業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說,后者既不需要焊條,也無需擠壓振動被焊接物體,就可以秒速實現。

實驗室裡,工作人員操作一台非金屬材料激光焊接設備,不到1分鐘,橡皮擦大小的兩塊塑料便牢牢焊接在了一起。目前,這項2微米摻銩光纖激光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向了醫療器械、特材加工等應用領域,合作意向紛至沓來。

先導薄膜材料(江蘇)有限公司生產的氧化銦錫靶材。何彪攝

先導薄膜材料(江蘇)有限公司生產的氧化銦錫靶材。何彪攝

先導薄膜材料(江蘇)有限公司投產剛滿一年,眼下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該公司項目負責人劉杰介紹,作為2023年江蘇省列重大項目,公司生產的陶瓷半導體靶材覆膜在玻璃等基質上既透光又導電,主要應用於顯示、光伏等行業,“去年投產后完成產值近10億元,今年訂單排到了5月底”。

打造江蘇省內一流產業創新高地,當地一個約20公裡長的科創大走廊串聯起一批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成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銅山區乃至徐州市科創水平、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主陣地。“目前已培育出21個科創載體,涵蓋新材料、安全應急、新能源、智能制造和醫藥健康等創新領域。”徐州高新區科技局科創大走廊項目負責人陳不染說。

徐工汽車生產基地,新能源重卡陸續下線。人民網 趙登岩攝

徐工汽車生產基地,新能源重卡陸續下線。人民網 趙登岩攝

強群壯鏈

徐工汽車生產基地3.2萬平方米的總裝車間裡工人們忙碌作業,自動化流水線有條不紊,這裡平均每4—5分鐘就能下線一台重型卡車。

“開年以來,我們重卡日產能超100台,其中新能源車佔比超8成。”徐工汽車副總經理孫連才介紹,徐工新能源重卡憑借在能源成本、環保效能、運營體驗等方面的優勢,已在城市建設、公路物流、礦山港口等場景得到廣泛應用,市場需求旺盛,即便開足馬力生產還是供不應求。

作為徐工集團布局新能源商用汽車的關鍵棋子,徐工汽車也是銅山區延長主導產業鏈,推動龍頭鏈主企業轉型升級的成果之一。

據銅山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邵國濤介紹,當地尤為注重產業集群建設,其中依托徐工汽車等龍頭企業攻關整車及關鍵核心部件,拓展“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上下游產業,已覆蓋重卡、新能源汽車、汽車零部件三大領域,培育出“10輛整車”龍頭,由40余家企業集聚而成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已漸呈羽豐翼滿之勢。

“去年,我區工程機械與裝備制造、安全應急、新一代電子信息等8大優勢產業集群產值突破了990億元,佔規上工業總產值的95%,汽車制造、綠色冶金等6個產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優勢產業集群的支柱地位凸顯。”邵國濤說,當前,銅山區16個重點產業鏈、6個特色園區都在推進產業強鏈補鏈,持續鍛造核心競爭力。

投產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開年以來,銅山區一批重大項目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按下“快進鍵”,目前當地66個項目在建,開工率75.9%。

“1個月前這裡還是建筑工地,現在已經是生產車間了。”2025年江蘇省列重大項目華辰新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工人忙著把一台台設備組裝成生產線。項目經理劉濤介紹,春節后工人迅速返崗,爭分奪秒搶抓工程建設進度,目前7.8萬平方米的廠房施工進入收尾階段,設備安裝同步推進,計劃4月底試生產,5月份正式投產。

銅山區《關於實施2025年度重大項目的通知》文件顯示,該區今年共編排省市區重大產業項目100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16.7億元。“對標徐州市委賦予銅山的重任,今年我們將奮力實現GDP增長7%,工業開票、工業總產值均增長10%,為全市邁進‘萬億之城’挑大梁多做貢獻。”徐州市委常委、銅山區委書記、徐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龔維芳表示。

相關報道:

徐州邳州市:工強農興“兩開花”

徐州賈汪區:產興旅旺勁頭足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