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生物醫藥產業競逐“新高地”

2025年04月12日08:25 |
小字號

原標題:創新賦能 政策加碼

江蘇生物醫藥產業競逐“新高地”

生物醫藥產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競爭的焦點賽道之一。作為生物醫藥大省的江蘇,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共進,帶動生物醫藥產業加速邁入發展“快車道”。

日前,江蘇今年獲批上市的首款1類創新藥-利厄替尼片正式上市發貨,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數據顯示,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5%。這款創新藥正是企業針對基因突變自主研發的精准靶向藥物,從找准靶點到最終問世耗時超過十年。

江蘇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宋婷婷說:“利厄替尼片分子是選擇性地作用於腫瘤細胞,像傳統化療的嚴重的惡心嘔吐、脫發、白細胞減少,我們的發生率是非常低的。在臨床研究結果上看,針對耐藥患者我們的疾病控制率高達92%,一部分患者整個生存已經超過了6年的時間。”

今年開年以來,江蘇已有信達生物替妥尤單抗,恆瑞醫藥艾瑪昔替尼片、注射用瑞卡西單抗等多個新藥獲批上市,呈現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一邊是藥企成果競相綻放、一邊是研發平台馬力全開,不斷探尋從實驗室到生產車間,從“書架”到“貨架”的成果轉化之路。走進先聲藥業神經與腫瘤藥物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裡,科研人員正在加緊進行創新藥研發,自成立以來這個實驗室累計牽頭28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先后研發上市多款國際領先的創新藥。

先聲藥業執行董事、神經與腫瘤藥物研發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唐任宏說:“我們研發團隊從五年前的200人擴大至現在的1000人左右,與海內外學術機構、科研院所、創新藥企、臨床機構等開展協同創新,近5年累計研發投入80億元人民幣。”

生物醫藥是朝陽產業,投入高、風險高、周期長,不僅考驗著企業的“韌性”,更需要政府在研發、臨床、制造、應用等各階段做好全鏈條支持。為此,江蘇緊抓機遇先行先試,推出一系列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此外,江蘇還積極承接國家改革試點,推動審評審批時限由200日減至60日,並連續三年開展醫療器械審評集中攻堅行動,待審件當期數量分別下降50%、30%、25%。同時,建立“面對面”對接服務機制,為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的生產上市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江蘇省藥監局行政審批處處長沈曉潔說:“我們建立創新藥械服務專班,會同設區市政府梳理醫藥產業重點產品、重大項目464個,靠前指導創新藥品注冊申報,開辟創新藥檢查綠色通道,加快江蘇產品上市。”

企業創新的持續走強和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創新能力、集聚發展等走在全國前列。2024年,全省生物醫藥集群實現營業收入4543.9億元、利潤總額730.4億元,分別佔全國15.1%、17.9%,均居全國第一。

(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記者/朱曉瑩 楊國 陳忠耀 供片台/南京台 蘇州台 編輯/張萌)

(責編:李靜曄、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