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徐州多個大集、廟會爆火 煙火氣激發消費新活力

2025年04月16日06:55 |
小字號

原題:徐州多個大集、廟會爆火帶來啟示 ——

煙火氣息越濃,消費活力越旺

油條在油鍋中翻滾,面團在擀面杖下“變形”,活禽的叫聲和車輛的喇叭聲交織……每天早上剛過6點,位於徐州市銅山區的馬山大集就迎來了第一批顧客。到早上9點多時,大集已經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近段時間,徐州多個大集、廟會爆火。雲龍山廟會3天吸引20多萬人次,蟠桃山廟會3天游客總量達35萬人次,馬山大集每天吸引七八千名顧客……大集和廟會濃濃的煙火氣,滿足了市民多樣化的需求,也激發了消費新活力。

百靈哨、草編螞蚱、傳統點心……雲龍山廟會上,老物件、老手藝、老吃食,勾起徐州市民共同的回憶。“我逢會就趕,徐州的大廟會多,生意好做!”雲龍山廟會首日,70多歲的老人常金貴背著一包兒童轉鼓,從山東臨沂來徐州趕會。他告訴記者,徐州的雲龍山廟會、泰山廟會、白雲洞古會等由來已久,年輕時他就來徐州趕會做生意。雲龍山管理服務中心主任趙慶軍告訴記者,300多個廟會攤位,3天展銷額超500萬元。

在馬山大集,做面點的張大席攤位上兩台機器流水作業,熱氣騰騰的烙饃和煎餅剛出爐就被搶購一空。“50斤一袋的面,我們一上午差不多能用掉五六袋。”張大席說。

與雲龍山廟會歷史悠久不同,馬山大集不過短短五六年時間,但因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大集特色,成了網紅大集,吸引很多市民開車、坐地鐵前來。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記者還在這裡看到從山東、安徽等地前來趕集的旅游團。

“馬山大集一開始是自發形成的馬路市集,規模比較小。我們注意到附近居民有相關需求后,利用村集體土地搭建集市,逐漸‘養’成了露天大集。”馬山村黨總支書記劉偉告訴記者,馬山大集已經有300多個攤位,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50萬元。

馬山大集上,市民小杜拖著的露營車裡裝滿了購買的商品,他說:“來大集能感受到濃烈的煙火氣,這裡的一切都很有活力。”

從去年起,徐州市泉山區蘇山街道開展“來蘇山趕大集”活動。“蘇山大集的前身是九裡批發市場,現在包括蘇山農貿市場、五金一條街、小吃水果一條街等,規模大、業態豐富,能滿足人們吃穿住行各方面的需求。”蘇山街道市場辦主任秦景崗告訴記者,市場運營過程中提出了“趕大集”的概念,注重煙火氣、接地氣。如今,大集已經有500多名商戶,每天吸引眾多游客、網紅前來打卡。

物質生活豐富、現代商貿繁榮的當下,傳統集市為什麼又火了起來?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研究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黃建洪認為,愛上趕大集,是一種集體記憶的回歸。“比起賣場和超市,大集個性化的商品和消費場景,讓購物不只是一種買賣行為,還進一步豐富了消費過程體驗。”黃建洪說,“這也提醒我們,在挖掘消費潛力的過程中,搭建能一攬子滿足個性化消費習慣、消費行為、消費偏好的場景至關重要。”

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要完善城鄉消費設施,深入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和“千集萬店”改造提升。商務部等九部門印發《關於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提出以“千集萬店”改造提升為抓手,到2027年改造5000個鄉鎮集貿市場和5萬個左右農村便民商店。如何讓傳統大集長長久久火下去?以馬山大集為例,劉偉告訴記者,馬山大集靠近城區,紅火熱鬧的同時也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壓力,但為了留住這份煙火氣,馬山村成立了相關公司加強大集管理。記者在現場看到,集市設立了4處公平秤,隨處可見戴著臂章的管理人員,大集入口處,數名交警忙著疏導交通,維護秩序。“我們今年計劃進一步規范市場,解決停車難題、增加一批美食類攤位,讓更多人在馬山大集感受到煙火氣、徐州味。”劉偉說。(楊 琦)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