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多項指標全省領先

人民網南通4月17日電 (記者王繼亮)17日,江蘇南通市政府召開“鄉村全面振興,書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新聞發布會。會上披露,該市在2024年度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蟬聯設區市綜合排名第一等次,多項指標全省領先。
在農業產業化方面,南通建成了13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居全省設區市首位﹔打造了優質糧油、規模畜禽、蔬菜園藝、特色水產等4個超百億產業鏈,培育了25個十億元以上縣域優勢特色產業。2024年,全市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29.9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36元、同比增長6.5%,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86。
“如東縣通過‘捕撈+養殖’雙輪驅動,打造出年產值近200億元的海洋漁業產業集群,形成了‘從海洋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體系。”如東縣副縣長石曉鵬介紹,近年來,該縣錨定綠色轉型、生態優先、標准化發展的升級方向,以豐富的海洋資源為依托,以創新驅動為引擎,持續釋放漁業經濟的內生動力。
南通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累計建成鄉村振興先行村75個,扶持1000個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133個村獲評江蘇省首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數量全省第二。
“我們以縣域為統籌單元,以鄉鎮為實施單元,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公共空間治理等,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優化農村地區國土空間布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助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王明華說。
據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海浪介紹,近年來,當地按照“典型引領、興產富民、梯次推進、全域提升”的工作思路,堅持以優勢特色產業為核心紐帶,統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截至目前,已創建和培育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75個,擬培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儲備片區6個。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兢兢業業、干字當頭’的拼勁,奮力書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南通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張軍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