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阜寧大糕入選第二批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系江蘇唯一

原題:全省唯一!鹽城阜寧大糕入選第二批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名單,鹽城阜寧縣阜寧大糕非遺工坊的案例“阜寧大糕:激發大家伙兒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成功入選,系全省唯一。
非遺工坊是指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或傳統手工藝,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帶動當地人群就地就近就業的各類經營主體和生產加工點,是各地開展非遺保護、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在帶動當地群眾就近、靈活就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悉,第二批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經研究遴選並經公示,確定了51個典型案例。
江蘇九如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阜寧大糕”,設立“阜寧大糕非遺工坊”,採用“政府+巧匠+鄉村+市場”運作模式,通過“工藝創新、人員培訓、市場拓展”形式,打造“一館兩廠”,每年自發組織或參與50余次非遺展示展銷活動。在鹽城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沈雷帶領下,依托“兩基地、四景區”加強技術研發,公司申請發明專利1項、申報省級課題2個、入選省高新技術產品3項,成功開發新口味產品10余種,獲得市場贊譽。2018年被東方航空公司列入特供航空食品,年銷售近1億元。目前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阜寧大糕非遺工坊的建設成效不僅體現在經濟效益上,更推動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整體提升。工坊通過工業旅游方式整合農業、工業和旅游業等資源,形成綠色種植、加工、儲運、研學、旅游等產業鏈。通過建立高標准無公害水稻示范基地,引導農戶採用生態種植技術,既保障了原料品質,又促進了當地農業轉型升級。每逢傳統節慶,穆溝古村、廟灣古城等地舉辦的技藝展演活動,已成為吸引游客體驗的特色文旅項目。
“我們每年舉辦6次大糕技藝公益性培訓班,培訓學員4000多人,幫助很多人掌握阜寧大糕傳承技藝。”沈雷表示,通過組織傳承人參與培訓班與技能比賽,不斷加強交流學習,提升他們的技術創新能力,為阜寧大糕制作技藝的活態傳承注入了持久動力。(王慧)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