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為擔當者擔當 對124名黨員干部容錯免責

原題:南京對124名黨員干部容錯免責、為203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
為擔當者擔當 讓實干者無憂
近日,南京市紀委監委向全市黨員干部通報第2批次共6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典型案例。其中,既有市管干部、區管干部,也有基層村(社區)工作人員﹔既有經濟發展一線的同志,也有民生保障領域的干部﹔既有因動真碰硬而受到不實舉報的案例,也有擔當作為、盡職免責的案例。
勇挑大梁,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離不開廣大黨員干部的奮發有為。南京市紀委監委將從嚴管理監督與鼓勵擔當作為相結合,持續做深做實容錯免責、澄清正名工作,精心篩選容錯免責、澄清正名典型案例,並在全市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內部“廣而告之”,釋放出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的強烈信號。
容錯免責,打破“洗碗效應”
“之前內心很復雜,擔心組織不信任、群眾不理解……”接到容錯免責通知的那一刻,南京市六合區科技人才交流發展中心主任朱某華如釋重負,“組織的關愛激勵,讓我更有勇氣甩開膀子、干事創業。”
按照規定,入選六合區“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計劃”的人才,其創辦的企業可享受50萬元財政補貼。南京御聘科技有限公司接受考察時,雖已獲准名稱預留、完成注冊登記申報手續,但當天未能按核查要求提供營業執照。朱某華考慮到政府惠企政策的初衷是助力民營企業發展,且公司次日就能拿到營業執照,便將其納入補貼名單。六合區紀委監委調查認為,朱某華的行為出於公心,未謀取私利,也未造成不良后果,予以容錯免責。
“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顧慮,曾讓一些黨員干部在改革攻堅中畏首畏尾。南京以制度破題,明確“七看”標准——對干部在創新突破、攻堅克難、干事創業中出現的失誤或錯誤,看性質、看初衷、看取向、看程序、看情形、看影響、看處置,厘清主客觀因素,辨明態度后果,精准分類處置。去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累計對124名黨員干部予以容錯免責。
結合實際,一些地區進一步探索細化容錯標准。溧水區針對黨員干部關注度高、政策吃不透等問題,制發“暖心指引”正負面清單,明晰“什麼能干”“什麼不能干”“有什麼后果”。浦口區圍繞前置審查、議事決策、項目核准、審批監管等開發園區實際情況,綜合研判形成容錯免責減責備案清單,做到“一事一申報”“一段一備案”。
容錯不等於搞“紀律鬆綁”。在制定免責減責“正面清單”的同時,南京也列明追責問責“負面清單”,把容錯免責減責與准確運用“四種形態”、精准審慎追責問責結合起來,讓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
受了委屈,組織為你撐腰
“當時正是轉事業編的關鍵期,壓力特別大,感謝組織信任,還我清白。”回想起此前受到的舉報,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新楊社區黨委書記王某仍心有余悸。
去年5月,社區居民張某以“田埂被污水管道破壞”為由,要求社區在其安置房旁修一條通往農田的道路。考慮到居民實際需求,社區很快完成了道路和簡易橋的修建。但張某后來又陸續提出清理雜樹、挖深溝渠,甚至借款用於裝修等不合理要求,王某始終耐心解釋、積極回應、量力而為,但對明顯損害集體利益的無理要求堅決予以拒絕。張某得知王某處於轉事業編制推薦期,就舉報其處理糾紛推諉扯皮、不負責任。江寧區紀委監委經調查認定檢舉控告失實,為王某澄清正名。2024年11月,王某順利轉為事業編制。
絕不放過一個有問題的干部,也絕不能讓清白的干部受委屈。去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靈活採取書面澄清、當面澄清等多種方式,審慎穩妥開展澄清正名工作,共為203名遭到失實檢舉控告的干部恢復名譽,及時消除不良影響,保護了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
針對澄清正名工作的難點、堵點問題,今年4月,南京市紀委監委制定《關於常態化做好澄清正名工作的六項舉措》,明確從責任傳導、分級負責、研究會商、跟蹤問效、成果轉化、工作協同六個方面發力,更好指導基層精准高效開展工作。例如,規定基層在遇到招商引資、項目推進、矛盾化解等疑難復雜問題,澄清工作難以准確把握處理時,可將相關材料報市紀委監委對口聯系的監督檢查室,由多部門聯合指導。
澄清正名是一項審慎的工作,必須經得起歷史、紀法和群眾的檢驗。南京市紀委監委堅持對澄清問題處置到位、澄清對象把關到位、澄清保護實施到位,精准有力形成工作閉環。“我們及時將澄清正名材料歸入干部廉政檔案,防止影響選拔任用、評優評先。”南京市紀委監委信訪室有關負責人說。
公開通報,營造干事創業濃厚氛圍
今年以來,南京市紀委監委打破僅在紀檢監察系統內部通報的“慣例”,創新典型案例應用方式、加大通報力度,實現“通報一人、激勵一批、提振一片”的效果。截至目前,已向全市黨員干部通報了2批次共11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典型案例。通報內容並非簡單陳述案例,而是從客觀原因、主觀動機、決策程序、行為后果、個人表現等方面,進行“解剖麻雀”式分析,詳細闡述容錯免責、澄清正名的“為什麼”“怎麼辦”以及價值意義,積極營造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在南京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成鳴鏑看來,容錯免責機制消除了干部“怕犯錯”的顧慮,激勵招商干部在項目信息捕獲、項目推進落地、實現招大引強中先行先試、攻堅克難。東南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井深認為,通報典型案例,保護了干部推動經濟發展的熱情,“集團正在抓緊制定投資盡職免責正面清單,推動干部在產業強市建設中創新作為。”
激勵擔當作為、通報典型案例,也增強了基層干部敢於說“不”的底氣和勇於擔責的勁頭。“以前面對棘手事情不太敢放開手腳,擔心當事人不滿投訴。”學習研究典型案例后,高淳區古柏街道聯合村黨總支書記劉冬平打消了“多干多錯、少干少錯”的顧慮,對做好基層工作更有信心。身處執法督辦一線,南京市城管局執法監察處副處長錢友方也深有感觸:“執法難免得罪人,但組織是我們最堅實的后盾。”(顧 敏)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