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三位一體”完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

原題:連雲港“三位一體”完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
在大竹園村新落成的連雲港首個鄉村書店———桃源書房內,市民王女士正帶著孩子體驗親子手工課,窗外的自然景致與書頁翻動聲相映成趣。“這裡的1萬冊藏書讓我有了充分的選擇自由,同時還能帶孩子讀繪本、做手工、品嘗特色茶飲,這樣的閱讀空間真正走進了我們心裡。”王女士的感慨,正是連雲港全民閱讀工程深入人心的生動注腳。
自2023年獲評省級書香城市建設示范市以來,連雲港通過陣地建設、活動創新、數智賦能,“三位一體”持續完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據統計,全市已建成68個小鎮書房、30家城市書房,改造提升70%農家書屋,形成縣、鄉、村三級公共閱讀網絡。
作為江蘇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羊山島海島書房早已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它的建設是公共圖書館延伸文化服務觸角、推動文旅融合的有力實踐,也是連雲港分層建設閱讀陣地的創新實踐。今年,該市將以“基層—城市—景區”的分層化建設思路,推進閱讀空間建設。在基層,重點做好小鎮書房和中心村農家書屋建設,整合資源強化區域中心書房的樞紐功能,依托中心書房完成圖書流轉和閱讀志願服務供給﹔在城市,重點推進閱讀空間產業化建設,做好新華書店系統的社會服務功能拓展,指導做好新華夜校、新華研學、AI自習室等項目﹔在景區,推進閱讀新空間建設,做好首個鄉村書店(大竹園村)的開館和后期運營,推動花果山景區的特色書店建設,重點改造提升兩家海島書房。
“沒想到舊書還能換新書,5折優惠讓我把期盼已久的《詩詞裡的中國》這本書買到手了!”4月20日上午,在第十三屆連雲港全民閱讀活動現場,市民張先生用自己的舊書現場換取“兌換券”,並買到了新華書店的5折圖書,而兩張及以上“兌換券”還可兌換文創產品、飲品等。這背后,折射的是新華書店和部分民營書店的積極轉型,使之成為融合休閑、旅游、自習的綜合空間和活動陣地。而針對基層閱讀活動供需錯位和質量問題,今年,連雲港計劃建立“公益項目庫+志願獎補”機制,優化縣區統籌、社會參與、基層共享的基層閱讀服務模式﹔同時將持續做好以“花果山讀書匯”為主題的閱讀聯盟建設,針對各個階層、各年齡段推出有效閱讀活動,讓書香借助這些春風般的項目吹到每個角落。
“最近電視劇《北上》熱播,我正在收聽原著呢!”市民李女士戴著耳機,一邊拿出手機點出市圖書館的官號,一邊指了指右下角的“數字資源”專欄———在這一專欄,就能輕鬆搜到“新語聽書”聽書界面,合計5萬小時、18萬集的(公圖版)有聲書資源成為眾多市民的“心頭好”,此舉也正是連雲港推進數字智能賦能全民閱讀的生動注腳。據市全民閱讀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連雲港將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在數字閱讀等方面深化與喜馬拉騅、中文在線等在線閱讀平台合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運行的BRT沿線66個站台和168個公交車站,也均配備了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等車即閱讀”的創新場景正在進一步深入市民和游客的心中。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連雲港市全民閱讀辦負責人表示,隨著《2025年全民閱讀重點工作計劃》的推進,該市將持續深化“15分鐘閱讀圈”建設,推動全民閱讀從“設施覆蓋”向“服務提質”轉型,讓書香真正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底色。(張晨晨張霞)
來源:連雲港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