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經濟大省挑大梁 江蘇等6省首季“成績單”亮眼

2025年04月28日06:50 |
小字號

原題:瞭觀察︱經濟大省挑大梁,6省首季“成績單”亮眼……

經濟大省,既是穩住全國經濟基本盤的壓艙石,也是經濟發展結構向優、動能向新的先行者。

近日,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6省一季度經濟數據陸續公布,經濟大省以實際行動挑大梁的擔當更加鮮明。“北京西路瞭望”梳理了這6省一季度“成績單”:

一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525.5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1%﹔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08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9%﹔山東生產總值2346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浙江地區生產總值達2230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為15246.9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河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945.58億元,同比增長5.9%。

經濟總量上,六省合計達到14.26萬億元,約佔全國44.7%。廣東、江蘇繼續領跑。

細看經濟大省交出的這份亮眼“答卷”,呈現以下特點——

“穩”字當頭

在經濟大省一季度“經濟報”中,“穩”成為出鏡率最高的字。從增速的變化上可見一斑:

比如,一季度,江蘇經濟增速較去年提升0.1個百分點,延續去年四季度進一步回升向好態勢。《新華日報》報道稱:“這份‘跨年銜接’的穩健答卷,彰顯出‘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擔當,更展現出江蘇經濟發展‘穩’的定力和‘進’的智慧。”

一季度廣東主要指標逐月回升,經濟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0.6個百分點。《南方日報》點明這個數據的意義:這意味著廣東成功穩住經濟基本盤,經濟回升態勢明顯。

《大眾日報》報道,一季度,不管是農業生產形勢、工業生產增勢,還是有效投資規模的擴大、消費潛力的繼續釋放等,山東都表現出穩健增長之勢。去年一季度,山東GDP增速就是6.0%。“可以說,今年一季度在高基數上保持了好增速,起勢非常有力。”

……

工業之於經濟,是穩定大盤的“壓艙石”。在經濟大省一季度“成績單”中,工業經濟數據表現突出。

一季度,江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別加快0.6個、0.5個百分點,總體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為江蘇GDP整體增長提供了“硬支撐”,再次彰顯出江蘇制造的實力與底氣。此外,江蘇列統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82.5%。

一季度,廣東主要指標逐月上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增速較1—2月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5.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6%,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5%。

一季度,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9%。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87.8%,14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據《浙江日報》報道,一季度,浙江工業增加值達7512億元,同比增長7.0%,對GDP增長貢獻2.4個百分點,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1至2月的8.0%,提升至一季度的8.9%。38個行業大類中,3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78.9%。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重返7%以上,增速創近12個季度高點,展現出四川工業經濟強勁的發展韌性。”《四川日報》報道稱,一季度,四川工業開了個好頭,經濟增長“壓艙石”愈發穩健,實現近三年最強開局。四川規模以上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80.5%,連續多月保持在八成以上。

一季度,河南工業經濟表現強勁。據《河南日報》報道,一季度,河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在十大工業大省中位列第二。制造業成為拉動增長的核心引擎,一季度增速達9.7%。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2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長面為80.0%。報道中提到,更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河南工業投資以21.9%的增速穩居十大工業大省首位。

含“新”量高

經濟大省扛起挑大梁責任,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成績單”中含“新”量很高。

江蘇始終著眼於修煉內功,把創新這篇文章做深做實:一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1.4%,比去年全年提升0.7個百分點﹔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9%、10.2%。

江蘇1955家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36.8%的企業實現兩位數較快增長,成為拉動產業煥新的“先鋒隊”。《新華日報》報道稱,在先進制造業引領下,江蘇產業結構不斷調新調優,江蘇制造呈現“三更”趨勢:更自主、更智能、更綠色。

一季度,廣東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9%、5.3%,新能源汽車、儲能用鋰離子電池、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29.9%、83.5%、31.3%、10.8%。《南方日報》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小鵬汽車成功殺出重圍,一季度累計交付新車94008台,同比增長331%。”

《大眾日報》報道提到,一季度,山東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3%﹔工業機器人、光電子器件產量分別增長76.2%、25.4%。“這背后,是山東聚焦大規模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綠色技術改造,加速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新興動能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新興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一季度,浙江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2%、13.1%和10.3%。筆記本計算機、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70.2%、54.1%、47.6%、26.2%。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新動能。據《浙江日報》報道,一季度,浙江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5.9%,快於全部投資13.9個百分點。傳統產業加速改造提升帶動生產進一步加快,十七大傳統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8.5%,增加值增長8.4%,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四川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引領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特別是在部分產業、產品上,體現向高、向新、向綠發展成效。”《四川日報》報道稱,產業向高端化加速邁進方面,一季度,四川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9%,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5.6%。工業經濟結構向“新”調整方面,一季度,四川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半導體分立器件等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0.9%、23.3%、25.4%。

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加速布局的雙輪驅動下,河南新質生產力正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一季度,河南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0.6%、14.1%,增速均超兩位數,分別高於全部規上工業1.8個、5.3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韌性十足

從經濟大省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來看,政策發力顯效支撐經濟韌性,比如消費增速上的回升:

“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蘇新消費”系列活動接續開展……今年以來,消費市場春潮涌動。一季度,江蘇消費品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06.1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較上年全年提高1.0個百分點,總量佔全國總規模的10%,社零規模和淨增額居全國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江蘇商務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累計使用補貼資金75.3億元,拉動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584.2億元,銷售額全國第一。受新能源汽車促消費政策影響,居民購車換車意願提升,一季度江蘇限上新能源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29.2%,拉動全省限上零售額增長2.1個百分點。

一季度,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南方日報》報道,廣東需求明顯回升,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1—2月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3月增長5.8%。“產品供給豐沛,市場需求回暖,為暢旺全國統一大市場、擴大內需奠定堅實基礎。”

一季度,山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6%,限上零售業銷售額、餐飲營業額分別增長11.7%和13.3%。當地媒體稱,消費品以舊換新力度加大,正點燃更多消費熱情。

據《浙江日報》報道,一季度,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93億元,同比增長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尤其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新能源汽車等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1倍、41.5%和16.3%。

一季度,四川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03.4億元,同比增長5.2%。四川省商務部門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四川家電以舊換新和數碼產品購新補貼突破400萬件。

河南消費市場跑出“開門紅”。一季度,河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00.54億元,同比增長7.0%,比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高於全國2.4個百分點

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經濟大省勇挑大梁,在穩外貿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開放大省,江蘇外貿在壓力下展現了較強的韌性。江蘇貨物貿易進出口1.36萬億元,同比增長5%,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3.2%。其中,貨物貿易出口9049.9億元,同比增長9.6%。

《南方日報》報道稱,廣東用行動交出答卷:一季度外貿實現高位增長(4.2%),進出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一季度,山東貨物進出口總額8203.4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出口4942.3億元,增長4.8%﹔進口3261.1億元,增長7.5%。

據《浙江日報》報道,一季度,浙江貨物進出口12932億元,同比增長7.3%。尤其出口方面,一季度浙江出口9708億元,同比增長11.1%,不但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6個百分點,規模也穩居全國第二位。

外貿進出口方面,四川外貿進出口2580.4億元,同比增長7.6%,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河南外貿進出口2042.6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繼續領跑中部地區。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經濟大省挑大梁,既挑增長,也挑高質量。期待經濟大省持續發力,為我國經濟增長、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徐睿翔)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