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影院向復合型文化消費空間轉變

周 嫻
2025年05月05日07:18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題:我省影院從單純觀影場所向復合型文化消費空間轉變 ——

來電影院,看好吃好玩好

一方影廳,無限可能。如今,影院已經從單純的觀影場所變身城市文化客廳。記者“五一”假期探訪發現,江蘇多地推出了“跟著電影品美食”“跟著電影賞民樂”“跟著電影去旅游”等活動,通過“電影+”的跨界融合,撬動消費新活力。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15時11分,“五一檔”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6億元,其中《水餃皇后》位居首位,江蘇不少影城應景推出了“看電影吃水餃”的活動。比如,星秩影城聯合水餃店引流,觀眾看電影送水餃消費券,蘇寧影院推出了免費贈送“灣仔碼頭水餃”的活動,打造從銀幕到餐桌的全場景消費體驗。

“跟著電影品美食”也在我省各地開展:連雲港影院與餐飲店聯動,在餐桌上掃碼發放“電影消費券”,連雲港市委宣傳部電影管理處處長嚴高源表示,餐飲與影院客群存在天然重疊,比如年輕消費者、家庭客群,他們希望通過餐飲消費帶動電影消費,將“電影消費券”精准地觸達潛在觀影人群。南京新街口國際影城、徐州中影東方影城金地商都店與商城內多家餐飲店合作——凡是到影城看電影的市民游客,可以憑票根享受餐飲優惠﹔在餐飲店就餐的顧客,也能憑餐飲票據享受電影票價折扣。

泰州將觀影與當地非遺美食黃橋燒餅相結合,打造“觀影+非遺體驗”的聯動活動,觀眾可以在影院試吃並購買黃橋燒餅。在泰州市委宣傳部電影處科員李文軒看來,電影與在地文化的綁定,既強化了泰州本地觀眾的歸屬感,也為外地游客提供了特色記憶點,實現“影院賺人氣、非遺得傳承、觀眾享實惠”的三贏。

徐州在“五一”假期前,推出了“跟著電影賞民樂”的活動。4月27日,徐州綠地繽紛城影院迎來了一場“民樂表演”,江蘇模特藝術學校學生自編情景劇《嗨!徐州!我們來了》帶領觀眾“打卡徐州”,人們可以在二胡《賽馬》的旋律中感受彭城的豪邁,在梆子戲《追光少年石西岩》中感受紅色血脈的沸騰,在時尚表演《漢韻霓裳》中感受傳統與時尚的碰撞。

記者獲悉,該影院是徐州“電影+小劇場”的試點影院,劇場標准座位數312座。徐州市電影協會會長宋軍告訴記者,他們正在籌備“電影歌曲串燒”的音樂活動,希望通過傳唱電影經典曲目的方式,喚起年輕人對電影的關注。在宋軍看來,從觀影場所到復合型文化消費的轉變,是影院空間價值再定義的趨勢,不但改變了影院嚴重依賴票房的現狀,還可以多層次地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讓觀眾在同一空間獲得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此外,還有不少城市將電影和旅游相結合,在南京中廣&洛普LED電影公園,整個影院長廊被打造為一個“微型博物館”,觀眾可以透過貝爾豪威爾8mm電影放映機、長江牌16mm移動式放映機、窄帶膠片放映機等老物件,感受電影行業的技術飛躍。徐州金地商都中影影城和當地“網紅”龜山景區跨界合作,將影院等候區轉化為龜山景區的“文化展廳”,並推出了“影旅套票”,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沉浸式種草,引導“觀影+旅游”的連貫消費。

“五一”假期,來蘇州得月樓打卡就餐的游客排起了長隊,其中不少年輕人是不久前看了“時光記憶”藝術電影展映中的《小小得月樓》特地尋過來的。《小小得月樓》是以蘇州美食文化為背景的經典之作,通過草根青年的奮斗故事,重現了上世紀80年代“蘇式生活”的煙火氣。得月樓經理姚嵐常常被慕名而來的客人拉著聊電影,這種互動形成了“二次創作”,使經典老電影在當代產生新的文化衍生價值。

(責編:耿志超、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