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機械產業拓展綠色智能新賽道

原題:【江海弄潮】徐州1號產業拓展綠色智能新賽道
今天的《江海弄潮——經濟大省挑大梁》,我們將一起走進徐州。以“343”創新產業集群三年培育行動為引領,徐州的1號產業——工程機械產業,主動應對國內外市場變化,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奏響了一曲“向綠而行、向智而行”的轉型升級交響曲。跟著蹲點記者一起去看一看。
荔枝新聞中心記者連蓮說:“我現在已經來到了徐州市市政府,今天我們蹲點的第一站就是要拜訪一個特殊的辦公室——343集群專班辦,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連蓮敲響了辦公室的門,問:“劉處在嗎?”
劉奔說:“你好,我是劉奔。”
連蓮說:“你好,劉處。”
劉奔,徐州市工程機械創新產業集群專班的一員。為了服務好重點產業,徐州市政府為“343”共10個創新產業集群逐一配套了工作專班。劉奔和同事們對接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更是重中之重。這個專班去年輔助集群企業爭取到各類政策支持資金超3.14億元。這幾天,專班正在抓緊總結一季度產業運行情況。今年前3個月,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指數一路攀升,復蘇跡象明顯。尤其是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產值同比增長了15.6%。然而,壓力也同時存在。
徐州市工信局裝備工業處處長劉奔說:“特別是海外市場方面,增速相比於前兩年有所放緩。而且大家現在看到了,貿易的不確定性在增強,需要在這裡面拓展新的賽道。”
傳統的工程機械產業如何拓展新賽道?劉奔建議我們去集群龍頭企業徐工集團找答案。
連蓮說:“我身邊這台綠色的裝載機,它的涂裝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青山綠’,綠色就是它新能源身份的標志。”
徐工鏟運中型裝載機研究所產品主管鮑奎宇說:“我們現在所在的就是全球首條新能源裝載機的生產線。像我們這樣一台新能源裝載機,充電1小時就可以達到續航8小時以上。使用成本可以節省70%。”
今年4月,在素有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奧運會”之稱的德國bauma展上,徐工4000平米展區近一半展出的是新能源產品。盡管此次展會舉辦期間,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青山綠”還是受到了歐洲客戶青睞。以一抹青山綠為契機,徐工正在謀劃向產業鏈、價值鏈更高端攀升。
鮑奎宇說:“國外的一些品牌,他們有一定的早發優勢,你像發動機、液壓系統等等,然后他們的利潤率也會比較高一些。但是在新能源領域,我們布局早、起步早,我們也形成了我們的技術早發優勢。”
以新能源工程機械最核心的零部件動力電池為例,徐工兩手抓:一手與比亞迪等行業巨頭合作,做大蛋糕﹔另一手緊抓自主研發,補齊產業鏈。
徐州徐工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杏國說:“我們的電池產品具有高集成、耐低溫、長壽命、快充的優勢。徐工在動力電池這個核心零部件上,實現了完全自主掌控。”
為了能適配新能源產品生產,工程機械行業正在全面推進智改數轉。僅徐工的挖掘機工廠就有7條產線正在同步改造升級。在徐工工作了近20年的方榮超就感慨,這樣大規模的升級十幾年難得一遇。這一輪整個行業奔向綠色新賽道,可謂是跑出了加速度。
徐工挖掘機工藝技術部部長方榮超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條產線,是我們智改數轉網聯升級之后的動力臂柔性焊接生產線,它能夠兼容我們的新能源產品的生產。我們這個動力臂的焊接作業90%由機器人來完成,效率提升了至少20%以上。”
實際上,除了綠色賽道,工程機械行業還有一條智慧新賽道。依托自主研發的智慧駕艙系統,徐工正在大力發展遠程操控和無人駕駛工程機械。以礦山卡車為例,兩個編組的無人駕駛礦卡,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工作,每年節省成本600萬元。而這些更聰明更智慧的工程機械,也正在成為徐工新的業務增長點。
記者在徐州蹲點期間還了解到,目前國內的工程機械市場保有量已接近900萬輛,如此高的存量確實給新機銷售帶來了挑戰。但是,數百萬的工程機械都需要維修保養服務,而徐工正在通過“一朵智慧的雲”來深度挖掘這個后服務市場。
徐工漢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車聯網部部長唐波說:“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一台挖掘機設備的故障實時監測畫面。我們可以看到整機的動力系統、包括液壓系統、電機系統、空調系統、駕駛行為等。我們可以實時監測出來它的所有實時故障信息,包括6個月的一個故障預測信息。”
通過自主研發的漢雲互聯網平台,無論是遠在1.4萬公裡外的巴西,還是地下1000米深的礦井,徐工都能為當地工程機械提供從AI智能監測到一鍵派工維修的閉環式服務。
唐波說:“通過平台的加持,設備故障率有效降低近40%,服務模式也由原來的被動變為主動,服務效率提升近60%。”
在徐州,從高校科研院所到政府部門,各方力量都在積極助推1號產業加速轉型。在中國礦業大學,記者遇到了卞正富教授,他的團隊研發的礦山移動換電車,讓徐工的新能源礦卡可以每天節省4小時換電時間,效率提升16%。
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卞正富說:“通過高校和企業深度合作,可以把礦山企業的需求,帶給我們像徐工這樣的裝備制造企業,然后在裝備制造過程當中,它有什麼問題,我們高校裡面的機電、控制等等不同學科還又可以給它提供服務。校企校地建立了一個穩定的合作關系。”
劉奔說:“我們也在適應他們這個轉型的需要和變化的需求,我們現在正在制定兩份文件:一份就是具身智能工程機械的行動計劃﹔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新能源車輛的一個全場景應用的一個方案。”
連蓮說:“等於你們現在應該是特別忙的一個狀態吧?”
劉奔說:“現在肯定是我們要搶機遇、搶跑的一個時間點。”
【蹲點手記】
眼下正是工程機械產業轉型的關鍵節點,誰能在轉型的賽道上領跑,誰就將拿下核心技術話語權,並最終轉化為定價權。 搶抓機遇、時不我待,綠色和智能的雙引擎,正在助推徐州的1號產業在這條轉型的賽道上領跑全球,而以1號產業為引領,徐州向萬億大市邁進的每一步,也將走得更為鏗鏘而堅實。
記者│劉洋 連蓮 孫浩瀚 供片台│徐州台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