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1-4月南通工業“開門紅”動力源

原題:8.5%增速全省第二,解碼南通工業“開門紅”動力源——以新質生產力構筑現代產業體系
近日,南通市工信局發布1—4月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增幅列全省第二。
“開門紅”成績背后,是南通在打造中國現代工業名城道路上的積極探索與扎實實踐。以制造強市建設為統領,萬億之城努力朝著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型工業化目標不懈奮進。
產創融合
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是建設現代工業名城的重要前提。如何統籌當前產業創新的資源、主體和轉化路徑,為新型工業化賦能增效?
南通以“三鏈”為抓手交出答卷:圍繞產業鏈,強化創新資源供給﹔圍繞創新鏈,增強企業主體地位﹔圍繞價值鏈,加快成果轉化應用。
近日,一場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院企對接合作行動在長江入海口激蕩起創新浪花。東南大學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的專家團隊先后走進南通建工集團等企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碩果累累:以“產學研用”平台推動海洋經濟升級,在智能建造、綠色低碳等領域協同創新,以智能建造、數字化管理助力項目降本增效……
當前,南通正圍繞重點產業集群,加速布局高水平創新平台,優化平台布局、提升平台能級、強化平台支撐。一方面,招引培育東南大學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工程長三角研究院、省船舶海工中心“兩院一中心”,加速培育深遠海新能源開發裝備、海洋觀測等海洋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借力東華大學、上海國際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高校院所資源,共建共享產業創新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聚焦。目前,全市累計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56家,培育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46家﹔累計42家高能級平台落地生根。
初夏時節,中集安瑞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標罐車間生產繁忙,4台機械臂與其他操作工打好“組合拳”,共同奏響生產“交響樂”。這是中集環科斥資數百萬元打造的防波板焊接機器人項目,是企業從“制造”走向“智造”的生動實踐。
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在組織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激活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市企業累計入選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25個,一些企業瞄准市場需求,深耕細分領域難點攻關,成功解決了國內關鍵技術難題,全市累計獲評省級首台(套)裝備146個、省級首版(次)軟件10個。
集群璀璨
現代化產業體系穩步構建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型工業化的內在要求,南通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構建“616”產業體系,統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等任務,以重點產業集群支撐起現代化工業名城的“四梁八柱”。
走進江蘇泰慕士針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縫整車間,“空中走廊”智能吊挂系統正大顯身手,定制的MES系統把從裁片到成衣的上百道工序“無縫”串聯,實現人、設備和軟件的有機配合,生產效率提升近20%。“去年公司投入近千萬元對服裝生產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將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個性化定制有機結合,變革生產流程,提升快速響應能力。”總經理楊敏說,裁剪車間的智能裁片倉儲管理系統,已經讓裁片倉儲和運輸實現無人化管理。
紡織企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南通傳統產業煥新的一個縮影。通過綜合整治、淘汰落后和加快大項目招引、大企業培育、大數據賦能,南通多個傳統產業不斷上演著蝶變場景。1—4月,全市船舶海工產業集群產值同比增長9.6%,高端裝備產值同比增長12.1%。
連日來,沃太能源低碳智慧園區吸引不少客商前來參觀,企業全新升級的5MWh液冷儲能系統成為咨詢度最高的產品之一。智慧園區自去年10月投運以來,已通過“光伏+儲能+智慧能源管理”一體化解決方案節約電費約320萬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力源泉。我市圍繞海洋裝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7個新賽道,推動一批對優化全市產業布局具有牽引作用的新興產業項目落地。1—4月,全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產值同比增長20.2%,新能源產值同比增長26.6%。
未來三年,南通力爭培育3個超三千億產業集群、3家千億級企業,推動更多產業和企業站上潮頭,實現排浪式發展。
項目為王
有力支撐制造強市建設
打好項目招引提質、項目建設提速、項目轉化提效的“連環拳”,是近代第一城邁向現代工業名城的有力支撐。
項目為王,實干為先。5月以來,大抓招商、猛攻項目的號角在啟東、通州灣示范區、如東等地接連吹響,全市上下凝聚共識、“干”字當頭,以項目建設之進促經濟發展之穩。
總投資約人民幣10億元的磊菱半導體設備(江蘇)有限公司的半導體精密零部件制造項目簽約落戶啟東經濟開發區,預計2028年正式投產﹔華東地區低空經濟產業基地及新能源開發項目等6個項目簽約落地如東洋口鎮,涵蓋生物藥物、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多個方面﹔總投資超500億元的藍海新材料項目高端聚烯烴生產裝置順利開工,碼頭罐區、中試基地項目陸續實施,全年完成投資預計不少於100億元﹔百億級福萊特光伏玻璃項目一期即將投產,單位能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優質項目“呱呱落地”,在建項目“快馬加鞭”,江海大地處處涌動著奮進熱潮,各地充分發揮項目建設壓艙石、定海針作用,為全市制造業發展持續注入澎湃動能。
今年,全市80個項目列入省重大工業項目清單,計劃總投資1600億元,項目數位居全省第三,其中新開工項目40個,位列全省第一。一季度,80個省重大工業項目完成投資95億元,佔全年計劃投資30.5%,超序時進度5.5個百分點﹔40個新開工項目已開工30個,開工率75%,提前完成半年開工率達75%的目標任務。
“我們實行清單管理,狠抓月度監測,加大有效投入,推進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達產。同時,強化市縣聯動和部門協同,全力推進產業鏈招商,今年已舉辦機械智能裝備技術對接會等6場活動。”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通過舉辦新型電力裝備、化學纖維等產業鏈供需對接活動,進一步放大“鏈主”企業吸附作用,力爭全年開展專題活動30場以上,招引、推薦、研判項目80個以上,形成合作伙伴30家以上。
肩負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大使命,南通將繼續以新型工業化的生動實踐,再現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祥地的歷史榮光。(劉璐 嚴春花)
來源:南通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