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農果飄香

新鮮採摘的“鳳凰水蜜桃”。人民網 周夢嬌攝
梅雨時節,走進江蘇張家港市鳳凰鎮鳳凰佳園家庭農場,皮薄汁多的“鳳凰水蜜桃”挂滿樹梢。“剛下完雨,大棚裡需要降溫了。”桃農顏大華點了下手機,不遠處的大棚卷膜便自動升起通風,噴灌設備開始澆水了。
“鳳凰水蜜桃”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在當地已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為持續提檔升級水蜜桃產業園區,鳳凰鎮在改善水、路等基礎設施之余,打造並推廣高標准大棚種桃模式。
看著有的果園改造后大變樣,再看看自家的125畝桃林,顏大華“心裡急得很。”2021年1月,顏大華計劃給家裡的果園搭建大棚、引進水肥一體機、溫濕度控制器等裝置,卻苦於資金短缺,遲遲無法落實。
彼時,郵儲銀行張家港市塘橋鎮支行正在開展“送貸下鄉”活動,得知顏大華等部分果農有資金需求,該行制定了專屬方案,當天便為顏大華發放了近124萬元貸款。
“這筆錢真是‘及時雨’!我不僅建起了自動化大棚,還買來了生物藥劑,開始種上了‘精品桃’。”顏大華說,經過技術改造,他家桃園產量提升了20%,精品果率達到80%,年增收額超過50萬元。今年1月,塘橋鎮支行還把貸款利率降低了35個BP(基點)。
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與當地桃農討論大棚改造。人民網 周夢嬌攝
“事實上,像顏大華這樣尋求轉型的個體果農並不在少數。”鳳凰鎮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蔣利春稱,目前,塘橋鎮桃農超過1000多戶,種植水蜜桃6000余畝,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集體改造難度較大,亟需金融“活水”助力。
“得知當地訴求后,我們先和鎮農業部門對接,了解種桃大戶的經營模式。隨后挨家挨戶走訪,為桃農提供隨借隨還的無還本貸款,助力桃農基建投入。”郵儲銀行張家港市塘橋鎮支行行長楊丹說。
2023年12月,為進一步支持鳳凰水蜜桃等特色農業發展,“鳳凰鎮鄉村振興項目”啟動。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郵儲銀行將大額信貸資源配置到鄉鎮層級、灌溉區域特色產業,同時為1000多戶桃農量身定制數字人民幣結算、便捷代發、專屬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確保金融活水不僅“下得去”,更能“用得好”。
“如今,經過持續發展,我們的水蜜桃園區核心區建成了三區一中心,包括設施栽培區、種質資源保護區、新品種示范區等。”蔣利春說,當地五個村還抱團成立了集體企業,運營管理園區,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將促進“鳳凰水蜜桃”產業“更上一層樓”。
據了解,當地郵儲銀行向該項目提供超過6億元的授信,目前已投放5.6億元。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該行緊密圍繞江蘇省情及縣域、鄉鎮特色,全力推進“金融服務強縣富鎮提升工程”,在江蘇鄉鎮建立試點網點, 以鎮為單位、以特色產業為抓手,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