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泗陽縣踐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 破解供水難題

《人民日報》2025年7月1日10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泗陽縣踐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
腳踏實地干,破解供水難題
“晚上熱水器打不著火,水龍頭滴滴答答,洗澡都得挑時間。”今年3月,江蘇省泗陽縣庄圩鄉的劉先生撥打12345熱線反映家中水壓問題。這不是個例。進入春季以來,該縣接到的用水類投訴中,涉及水壓不足、用水困難的佔比接近1/4。
這看似是“管網技術問題”,背后卻有其他原因。幾年前,泗陽縣為優化供水格局,關停並購了鄉村水廠,集中建設新廠並整合供水片區。但這一輪布局調整,過於強調城鄉一體化供水要求,未充分考慮末端的承壓能力和用水實際,導致圖紙上看起來流暢的水路效果不盡如人意。
4月中旬,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專題調度會。大家意識到,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步子走得太急,考慮不夠周全,當務之急是把問題的症結找出來加以解決。
“干部干事創業要樹立正確政績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干。”《習近平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中的這段話,讓縣委書記范德珩很受警醒。
泗陽縣成立工作專班,啟動對全縣242個農村集中居住小區的供水現狀摸底排查,發現供水矛盾突出的老舊小區普遍處於管網末梢,存在內部老化、高峰期超載等問題。為此,縣裡整合資金,開展增壓泵房改造、舊管網更新等工程。“我們沒有催著大家填表格、報材料,也沒要求天天匯報進度,而是實打實以群眾滿不滿意為標准。”督查辦相關負責人胡敏說,縣裡同步制定整改責任清單和回訪機制,每周派人實地測壓、聽取民意。
到6月中旬,首批12個問題小區中,已有60%的供水問題得到解決。范德珩說:“群眾滿不滿意是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民生問題整改,不僅‘治表’,更要‘治裡’。我們要引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