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后江蘇多地“炎值”爆表 城市首迎大“烤”

原題:出梅后全省多地“炎值”爆表 ——
高溫一鍵轉換,城市首迎大“烤”
豆大的汗珠不斷從臉頰滑落,在脖頸處凝結成一道道白色鹽漬,身上的反光背心被汗水反復浸透又烤干,留下深淺不一的斑駁痕跡……這是記者4日在南京應天高架看到的交警冒著高溫執勤的一幕。
一出梅,我省便“一鍵轉換”到酷暑天,江蘇多地“炎值”爆表。來勢洶洶的高溫,對城市是一次大“烤”。戶外勞動者如何確保安全健康,市民去哪裡消暑納涼,各行業應對“炙烤”有哪些新招?記者進行實地探訪。
高架上執勤,干警著裝濕了又干
4日上午10點半,地表溫度已超60℃,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機動大隊鐵騎中隊民警王姜身著騎行服、戰術靴,在南京內環南線應天高架賽虹橋高點巡邏。
“高溫天氣駕車,安全風險也隨之攀升,內環南線應天高架作為南京快速內環的‘流量擔當’,保障安全暢通時刻不能掉以輕心。”王姜顧不上擦拭汗珠,目光專注地巡視著路口的車水馬龍,警服濕了又干、結滿白花花的汗鹼。指揮、巡邏、接處警、幫助群眾……哪裡出現擁堵、拋錨、事故,他就飛馳到哪裡。
昨日酷暑天,我省有1.6萬名公安交警、3.9萬名公安輔警,像王姜一樣堅守在熱氣蒸騰的道路上,手勢揮得筆直,哨聲吹得清亮,在滾滾熱浪裡,用滿身汗水換來道路通暢。
省公安廳交管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緊盯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突出矛盾,全省公安交管部門以事故多發路段為重點,強化執勤值守,借助警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加強對酒醉駕、“三超一疲勞”、飆車炸街等易肇事肇禍嚴重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全力淨化道路交通環境。
熱浪席卷,出行舒適度備受關注。7月4日,在高溫炙烤的車間內,南京公交六合公司鎮村車隊機務員史家飛帶領駐站修理工,針對空調效果不佳的車輛進行檢修。他們鑽入悶熱如蒸籠的車廂,深度清理空調濾網、蒸發器等核心部件,細致排查制冷管路老化、風機故障隱患,確保每輛車的空調系統都能以最佳狀態運行。厚重的工裝被汗水反復浸透,他們也全然不顧,隻為讓出行乘客“一路清涼”。
避暑港灣,為戶外勞動者送清涼保安康
高溫之下,堅守與關懷並重。環衛、城建、交通等部門周密安排,為戶外勞動者提供各種保障。
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泰山路的環衛安康驛站,室內整齊擺放著4張沙發,微波爐、冰箱、空調一應俱全,還備有礦泉水和防暑降溫藥品。“眼下,南京有1萬余名環衛工奮戰在高溫一線。為確保環衛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1日起進入高溫作業模式。”南京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在全市設有150余處安康驛站,保障環衛工人納涼休息。高溫期間,南京要求環衛人工作業盡量避開午間高溫時段,無遮陽特殊路段可繼續推遲。當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全天露天人工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露天作業。
南京各垃圾中轉站強化清洗作業,落實除臭措施,加強現場異味控制。4日下午,記者在建鄴區秀山路垃圾中轉站操作間內看到,細密水霧從天花板飄洒而下。南京玖生湶環保有限公司隆苑分公司經理宦文彬指向霧化器械說:“這是益生菌智能消殺系統,每兩分鐘,頭頂裝置就會噴洒消殺水霧。”站在垃圾壓縮箱旁,聞不到明顯異味。3米開外,環衛工人將高壓水槍調至最大擋,正一絲不苟地洗刷站內地面牆面。
戶外勞動者堅守崗位、保生產保民生的同時,社會各界也行動起來為他們送清涼。
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境內的寧滁高速公路江蘇段項目有條不紊施工,瀝青敷設進度超過三分之一。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瀝青出廠溫度170℃,攤鋪時也要超過140℃,對現場輔助工人來說考驗很大。為幫工人防暑降溫,現場組織了空調車、涼棚,並備好西瓜、飲料等防暑降溫用品,同時增加換班頻次,避免工人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
南京江北新區客運公司汽車六隊柳洲東路場站的“愛心驛點”,免費提供酸梅湯、西瓜等消暑食品,成了環衛工人、外賣員等戶外工作者的避暑港灣。來此納涼的外賣小哥小李驚喜不已:“干完活又熱又渴,能有這麼涼快的地方讓我們歇腳,真是太暖心了!”
喝啤酒看“蘇超”,高溫激活夏日消費
4日晚,2025南京國際啤酒節暨第三屆百家湖青年生活嘉年華在百家湖商圈21世紀太陽城啟動。當暮色浸染天邊,數十家啤酒品牌、啤酒屋相聚百家湖畔,提供100多款精釀生啤及瓶裝尖貨,為市民帶來夏日裡的微醺暢飲。現場還有嗨啤樂購街、嗨啤暢玩站、嗨啤造浪場等互動活動,激活夏日夜經濟新場景。
百家湖啤酒節現場設立“蘇超”直播觀賽區,百家湖商圈多家商戶同步推出“蘇超”票根優惠活動。活動現場還發布商圈“早八晚八約一夏”夏季消費系列活動,市民可邊消暑邊享“吃喝玩樂購”消費熱潮。
酷熱難耐,市民納涼需求激增。4日下午3點多,記者走進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229號的菠蘿山人防納涼點,涼爽空氣扑面而來。室內環境整潔明亮,市民們或閱讀書報,或輕聲交談,有的甚至帶孩子來寫作業。納涼點負責人王雙玲介紹,納涼點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隨著氣溫攀升,每日接待市民人數逐漸增加,高峰期可達150人左右。
7月2日起,南京開放22處人防納涼點,供市民避暑休憩。人防納涼點推行“五通六有”標准,通水、通電、通信號、通網絡電視、通Wi-Fi,配備有茶水、桌椅、書報、藥品、展板及服務指南等設施,此外還增設了微波爐等便民設施。
高溫天,游泳館也成為市民消暑好去處。南京五台山游泳館館長魯林昊介紹,近期日均客流量達1600余人,游泳培訓學員超過200人。游泳館增加前台工作人員排班,服務窗口雙人在崗,以減少市民排隊時間。同時,水質檢測頻次從每日兩次提升至每小時一次,確保水質達標。(白雪 胡蘭蘭 劉霞 顧巍鐘 顏澤宇 何千晨)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