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點亮煙火氣 徐州邳州夜經濟升騰新活力

當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時,邳州夜經濟的熱度悄然升騰。近日,在福州路附近,多家餐飲店的招牌已經全部亮了起來,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
趙冠軍是一家炸串店店主,經營炸串生意已有六年多時間,由於菜品新鮮、口感好,深受消費者青睞。趙冠軍說:“一到夏天就比較忙,大家都想吃點炸串、喝點啤酒,平均一天能賣200份,一天的青菜、蘑菇用量約上百斤。”
一直以來,邳州市鼓勵發展夜間經濟、小攤小店等特色經營,為美食店擴展生意帶來不少便利,形成市場消費升級與餐飲行業健康發展的良性互動。事實上,除了傳統沿街商鋪的持續繁榮,特色美食街區也正成為夜間經濟的新增長極。在恆山路大排檔街區,燈火通明、人流如織。市民丁女士住在街區附近,平時有空會帶著家人來這裡品嘗美食,享受夏夜的休閑時光。丁女士說:“這邊很有城市煙火氣,下班后來散散步,順便吃一些特色小吃,身心得到放鬆,口味也很好,品種選擇也非常多。”
隨著消費業態的不斷升級,夜經濟形態也越來越豐富,尤其是“食娛游購”多種業態的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立體式夜經濟生態,夜賞、夜娛、夜游等模式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市圖書館附近、錦繡廣場等處,匯聚了各類特色商品、文娛項目等攤位,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夜間生活,也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平台,帶動了就業和經濟發展。市民孫健力經營一個游樂攤位,包括太空沙、海洋球等項目,雖然時間不長,但他對經營很有信心。孫健力說:“這裡環境好,人流量大,周邊還有夜市,生意很好。”市民劉夢宇正和家人逛夜市,他說:“晚飯后帶著孩子出來逛逛小商品、玩玩娛樂項目,既消食又愜意。”
發展夜間經濟是促消費、穩就業、惠民生的重要舉措,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打造“夜間經濟地標”“夜間商圈”的同時,積極答好夜色下的治理考題,讓夜間流量與幸福增量齊頭並進。今年,東湖街道充分利用約10畝的閑置土地,為附近居民提供集購物、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多元化消費場所,豐富夜間休閑生活。東湖街道東方社區副主任劉艷林說:“餐飲區分為烤全羊自助區和燒烤區,兒童娛樂區分為萌寵樂園、捉螃蟹體驗區和游泳區。社區工作人員經常來維護秩序,尤其是在周末或者節假日人流量比較大的時候。后期,我們會不斷完善各個功能,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從夜市到夜間經濟商圈、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等,夜間經濟不斷向產業化、專業化、品質化方向升級,折射出人們對更豐富、更便利、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實上,夜間經濟延長了城市的活躍時間,延伸了消費場景,對城市配套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隨著各級各類配套設施的不斷優化和完善,一個個街巷夜市擴容升級,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動能,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在夏夜走出家門,感受夜間清涼和城市發展的活力。市民劉旭東認為:“夜生活比較豐富,對於市民來講,是一種放鬆的形式,對於城市來講,是比較鮮活的存在,活力的象征。”
夜晚“亮”起來,人氣“聚”起來,消費“活”起來。燈火輝煌煥生機,新“夜”態正激發邳州“燈光下的潛力”,點燃消費新活力。
來源:邳州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