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數轉帶動江蘇制造競爭力提升

原題:【勇挑大梁 實干爭先】智改數轉帶動江蘇制造競爭力提升
今年,江蘇實施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計劃,從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到網絡化連接,推動AI賦能制造業,進一步提升江蘇制造競爭力。
在射陽的江蘇明科精密橡膠科技有限公司潔淨生產車間,機械手正將金屬、塑料以及織物等材料與橡膠復合加工在一起,這種“橡膠原配件”為汽車、宇宙航空、數據存儲、醫療電子等行業量身定制,過去採用人工操作,產品優良率低,耗材多。在建設智能工廠過程中,企業投資上億元,建設萬級、十萬級潔淨室,實現了溫度濕度壓力自動監控,機械手能完成不同材料的粘合密封,並能根據訂單調整生產參數,使得量身定制也可以數字化生產。
江蘇明科精密橡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廉說:“前幾年我們就布局了智能制造這一塊,現在已經產生效益了。整個生產效率提高了10%,成本降低了5%。今年,我們的訂單比去年增長了12%,已經排到了年底。”
包括明科在內,今年全省1808家企業入選江蘇省“先進級智能工廠”。這些企業的產品良率平均提升10.5%,運營成本平均下降36.1%,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提升47.6%,智能制造典型場景數大都超過20個。
為推動制造業邁上新台階,今年江蘇省啟動新一輪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聯化聯接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數字技術在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經營管理和耗能等關鍵環節普及應用。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正實施智能工廠梯度建設行動,普及推廣基礎級智能工廠、規模推進先進級智能工廠,並將擇優打造卓越級智能工廠、積極培育領航級智能工廠。
智改數轉網聯全面推進了江蘇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建設,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創造了全省制造業營業收入的七成。工程機械龍頭徐工集團依靠數字技術全面提升企業管理營銷水平、產品實現智能化升級。
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呂金波說:“徐工正以智能化撬動產業鏈整體躍升,通過輸出成熟標准、共享技術平台深化協同創新,構建起‘頭部企業+生態伙伴’的智能新生態,智能工廠使徐工生產效率平均提升12%。”
中國信通院報告顯示,江蘇智能工廠的人均銷售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單位產品成本隻有全國的九分之一,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明顯優於全國及其他工業大省水平。
記者│俞海 康健 王鵬 供片台│徐州台 射陽台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