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連雲港隊:韌性之戰,是拼到最后一秒的倔強

原題:含“蘇”量NO.1!連雲港隊:韌性之戰,是拼到最后一秒的倔強
在蘇超聯賽的烽火硝煙中,連雲港隊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兩個耀眼的 “89%”硬核數據震撼全場——戶籍球員“含蘇量”高達89%,“含連量”(本市球員在隊中所佔比例)同樣達到89%,這兩項數據在全省13支球隊中雙雙穩居首位,讓他們成為蘇超賽場上最具“純粹”特質的本土化隊伍。
而比數據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這支球隊用鋼鐵般的鐵血意志書寫的一段段賽場傳奇:93分鐘不放棄的狂奔、終場哨響后力竭倒地的身影、韌帶撕裂依舊咬牙前插的悲壯瞬間……這一切,讓球迷們發自肺腑地喊出:“你可以永遠相信連雲港!”
翻開連雲港隊的球員名單,36名隊員的身份五花八門,他們中有救死扶傷的醫生、教書育人的教師、自主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也有恪盡職守的公職人員和朝氣蓬勃的學生。隊伍裡年齡最大的球員已至不惑之年,40歲的他依舊在賽場上奮力奔跑﹔而年齡最小的僅有19歲,帶著青春的熱血與沖勁馳騁綠茵。
白天,他們各自奔波於工作與學習的戰場,醫生穿梭在病房與診室,教師活躍在三尺講台,學生埋首於書本知識的海洋﹔當夜幕降臨,他們便暫時放下生活的瑣碎,准時集結在訓練場上,汗水浸濕球衣,腳步聲、吶喊聲交織成一曲動人的訓練交響樂。甚至有隊員為了全心備賽,根據實際情況,暫停了手上的工作,隻為能在賽場上展現最佳狀態。每當穿上那身承載著期望的球衣,他們便化身為城市的榮耀戰士,用每一滴汗水、每一次拼搏,盡情詮釋著對足球那深沉而熾熱的熱愛。
曾有人略帶羨慕地稱連雲港隊是“被運氣眷顧的球隊”,但當你仔細回顧他們一場場充滿血性的戰役,目睹隊員們在絕境中一次次奮起反擊的壯舉,便會明白,那閃耀在他們身上的絕非僅僅是運氣的光環:
對戰徐州隊時,在比賽第93分鐘,連雲港隊成功破門,然而隊員們卻無暇享受進球的喜悅,因為彼時比分依舊落后,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催征的號角,全員立刻重整旗鼓,繼續向著對方球門發起猛烈沖鋒,那份不放棄的勁頭令人動容。
與蘇州隊的較量中,連雲港隊先失一球,卻絲毫沒有退縮,在賽場上寸土不讓,每一次搶斷、每一次傳球都凝聚著全隊的力量。終場哨響的那一刻,綠茵場上橫七豎八躺倒的身影,是他們拼搏到底的最佳勛章,每一個疲憊的面容下都藏著不服輸的倔強。
迎戰淮安隊,最后一秒的遠射絕殺讓他們“封神”,這輝煌瞬間的背后,是全員拼搶到極限的嘶吼,是77號球員小艾韌帶撕裂仍咬牙前插的鐵血擔當,更是整支隊伍頂住巨大壓力、拼到最后一刻的執著堅守。
客場挑戰宿遷隊,在兩球落后的絕境下,連雲港隊上演絕地反擊的好戲,短短18分鐘內連扳兩球,那股奮勇向前的勁頭點燃了全省球迷的激情,贏得了一致稱贊與喝彩。
“為了體育精神的傳承,為了城市榮耀的綻放,這是我們所有人心中最強大的動力源泉。我們會全力以赴,認真踢好每一場比賽,不辜負這份期望。” 連雲港市足協主席汪鈺翔的話語,朴實而堅定,道出了這支隊伍始終堅守的初心。
在這個因蘇超聯賽而帶熱旅游、炒熱文化、拉動消費的夏天,連雲港隊用一場場硬仗,生動展現著港城“困難面前不低頭,甩開膀子勇向前”的城市精神。從賽場內每一次的寸土必爭,到賽場外全民沸騰的熱烈氛圍,他們讓“戰斗!戰斗!戰斗!”的吶喊響徹雲霄,成為這個夏天最動人心弦的旋律。
連雲港隊的出色表現,讓無數球迷由衷感嘆“太愛連雲港了”,也讓業內專家驚嘆“這是蘇超賽場上成長最快的球隊”。正如《西游記》主題曲中所唱:“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這支球隊身上那股不屈的韌性,恰恰是這座海濱城市精神最鮮活的縮影。
未來的征程中,連雲港隊仍將面對賽場上的勝負起伏、風雨挑戰,但正如隊員們所說:“只要穿上這身球衣,我們就是為城市而戰的兵!我們所追求的並非完美無缺的戰績,而是要讓所有人都看到,連雲港人永遠在戰斗,永遠不服輸!”
蘇超聯賽的烽火依舊在熊熊燃燒,連雲港隊的故事也還在繼續書寫。這支最“純粹”的隊伍,正帶著港城人民的殷切期盼,在拼搏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永不停歇。畢竟,他們早已用一次次奮不顧身的行動証明:韌性,是賽場上最耀眼的鋒芒﹔拼搏,是對熱愛最響亮的宣言。(趙芳)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