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今夏高溫天數偏多 部分地區或達20天

原題:江蘇今夏高溫天數偏多 部分地區或達20天
未來三天江蘇省多降水過程。昨天夜裡到今天,淮河以南地區多雲到陰,有陣雨或雷雨,其中沿江和蘇南地區雨量中等,局部大雨,其他地區多雲到陰,局部有陣雨或雷雨。
今明兩天,氣溫變化較為平穩,大部分地區氣溫維持在31℃左右,但很快氣溫又將回升到高溫線上。這幾天暫時擺脫高溫控制,但濕度較大,空調仍需“上崗”,以緩解悶熱不適。
7月10日,江蘇氣象發布了2025年江蘇高溫趨勢解讀。江蘇省氣候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蔣薇表示,出梅之后,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高溫天氣,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強盛且向西延伸,其中心控制了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進而引發了持續性高溫。
今年高溫出現時間早,主要是由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跳異常偏早,江蘇地區的出梅時間也明顯偏早。當前,我國雨帶主要位於北方地區,華北雨季已於7月5日開啟,而江淮流域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呈現出晴熱少雨的天氣狀況。
研究顯示,21世紀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從出梅到高溫的過渡期大幅縮短,今年也是如此,出梅當天,江蘇大部分地區就出現了35℃到37℃的高溫天氣。不過,近期高溫范圍和強度有所縮減,這與台風影響相關。7月7日至8日,受台風“丹娜絲”影響,江蘇的高溫得到一定緩解,但在本輪台風影響結束后,江淮流域的高溫將會再度反彈。
從2010年起,江蘇夏季強高溫多次打破紀錄,高溫日數呈現顯著增長趨勢,增長率約為1.73天/10年。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未來高溫熱浪總體將呈增強趨勢,炎熱的夏天會越來越常見。
不過,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的濕熱情況差異較大。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2021年和2023年的高溫日數偏少,而2022年和2024年的高溫日數則異常偏多。根據預測,今年盛夏7月至8月期間,江蘇的高溫日數將較常年偏多,部分地區可達20天左右。
南京近期天氣:今天多雲到陰有陣雨或雷雨,偏東風4到5級陣風6到7級,26℃到32℃﹔
明天多雲到陰有陣雨或雷雨,偏東風4到5級,25℃到31℃﹔
后天多雲,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偏北風3到4級,25℃到34℃。(萬惠娟)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