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薈客廳︱丁敏: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體系賦能“兩創”融合

丁敏做交流發言。人民網 李昱辰攝
近日,人民網江蘇頻道打造的圓桌會議“人民薈客廳”第二期在南京舉辦,本期主題為“聚力‘一中心’,江蘇如何打頭陣”。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工科局科技資源與平台建設處處長丁敏在交流發言中表示,該區始終遵循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互為引擎的發展規律,通過打造專業化園區、搭建專業化平台、集聚專業化人才,構建覆蓋生物醫藥產業全生命周期的專業化公共服務體系。
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鏈及創新鏈,當地先后投入20多億元建設創新平台載體30余家,涵蓋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審評審批、中試及生產、銷售流通、企業上市等各個階段。值得一提的是,在審評審批階段,該區借助部省共建優勢,通過建設國內首個“藥品監督服務綜合體”,集行政監管、技術支撐和產業服務為一體。
“我們據此匯聚了各級藥監資源和專業化人才團隊,加速創新成果轉化。”丁敏介紹,該區新藥申報服務中心打造了專業化注冊申報服務團隊,一方面依托部省共建機制,通過舉辦國家級藥品實訓基地、挂職學習等措施與國家藥監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促進本地醫藥政策上爭和產業發展,提升產品申報效率﹔另一方面聯合北大醫學泰州創新中心,發揮北大臨床優勢,努力實現提高成果轉化成功率1/3、縮短臨床試驗周期1/3、降低企業臨床試驗成本1/3的成效﹔審評核查服務中心則將藥品監管事項平均辦理時間縮短40%,藥械審評平均辦理時間縮短33%。
“資源匹配難、轉化周期長、資金需求大”是“兩創”融合的常見難題。當地通過打造全產業鏈公共服務平台,整合各類技術、投融資服務平台以及、CRO、CDMO、CSO服務資源,實現資源高度集成與高效對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政府人員全程參與項目發展各個階段,提供強有力服務,加速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丁敏說。
從“種子培育”到“上市融資”,全鏈條服務有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該區構建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集群”階梯式培育體系,其中一家省級標杆孵化器疫苗工程中心截至目前在抗體藥物、重組蛋白、新型疫苗等主導產業領域孵育孵化創新小微企業50余家,培育4家上市企業、4家專精特新企業、6家瞪羚企業、22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時,通過組建50億元大健康產業母基金,出台《促進企業上市(挂牌)實施意見》,推動8家本土醫藥企業上市,形成行業集聚效應。
丁敏說,“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全生命周期平台布局,橫向覆蓋疫苗、抗體藥等優勢領域,縱向貫通研發、中試、臨床等關鍵環節,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