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蘇州多家企業深挖節能潛力 實現降耗增效

《人民日報》2025年8月11日4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蘇州多家企業降耗增效——
優化用電配置 深挖節能潛力
在位於江蘇蘇州吳江區的群光電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廠房屋頂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正將陽光轉化為清潔電力。
廠務部經理劉永霖指著實時顯示數據的微電網管理平台屏幕說:“光伏發電已經佔到我們總用能的7%了。這會兒儲能系統正在放電,今天光是這一項,就能省下近萬元電費!”
“這個平台就像我們的‘智慧管家’,”劉永霖介紹,“它能精准調配電源:優先用屋頂光伏發的電,不夠用時儲能頂上,最后才用大電網的電。這樣一來,用能成本就壓到最低了。”
該企業主要生產電源適配器等,是個用電大戶,為了更節能,他們曾想過不少辦法。當國網江蘇蘇州市吳江區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楊奕彬帶著“光伏+儲能”的智慧微電網的建議方案上門時,雙方一拍即合。今年3月,屋頂光伏和24兆瓦時儲能的微電網正式投運。“這相當於建了個‘電力糧倉’!”劉永霖興奮地說,“預計每年能省下522萬元電費。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產品的‘含綠量’。”
在蘇州,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
位於張家港的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當地的用能大戶,年均用電量高達10億千瓦時。電氣經理王德會指著車間的鍋爐設備說:“以前鍋爐產生的大量富余中壓蒸汽,利用率也就10%左右,浪費很大。”怎麼變廢為寶?他們引入了蒸汽梯級余熱發電技術,把蒸汽利用率提到了90%,整體能效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
在常熟,江蘇吉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則經歷了一場“用電瘦身”。“5月份,我們在和同行交流中發現,相比同規模的同類型企業,我們每個月的電費支出明顯偏高。”企業電氣負責人杜剛說。國網江蘇蘇州常熟市供電公司能效小組上門后,對企業峰谷負荷特性、電費結構等進行全面分析並給出建議。企業採納建議,避開峰段用電,同時調整無功補償裝置,每年可以節約6萬多元電費。
今年,蘇州市發布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工作方案,加大舉措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當地供電部門主動服務,持續引導企業節能降耗、拒絕浪費。截至目前,已走訪重點用能企業315家,開展能效診斷107次,舉辦節能宣傳活動50余場,覆蓋企業、居民超5000戶。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1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