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創新 江蘇多地推出沉浸式夜游吸睛又吸金

原題:恐龍園夜市對接“蘇超”、熱播劇《北上》引發運河熱……
融合創新,沉浸式夜游吸睛又吸金
這個暑假,江蘇各地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夜間文旅活動。從升級迭代的實景演出、創意不斷的博物館夜游,到活力四射的熱鬧夜市,多樣化的消費場景為游客帶來別樣的沉浸式文旅體驗,也為夜經濟增添蓬勃活力。
演出升級,光影交錯間營造奇幻氛圍
年輕的古彩戲法傳人指尖騰起一團跳動的火焰,猛地一揮,火光驟然融入身后的大屏,瞬間化作一把撐開的紅色紙傘。未等觀眾回神,傳人抬手一接,那屏中紙傘竟已變成實物落在掌心,傘骨輕轉間,傘面花紋隨動作在大屏上漾起圈圈漣漪。在南京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金陵夢華·宮宴的演出場景,傳統戲法的巧思與現代光影技術碰撞,引得觀眾連連驚嘆。
“這個暑假,《金陵夢華》第三季正式亮相,通過舞蹈、民樂、魔術、單口相聲等藝術形式,串聯起金陵名人軼事與城市記憶。同時,配合精心打造的餐品,為游客提供一場視覺、聽覺和味覺的盛宴。”金陵夢華·宮宴負責人王珣介紹,《金陵夢華》自升級以來,上座率同比提升約20%。
剛看完演出的蘇州游客小周晃了晃手裡的文創折扇,贊嘆說:“最喜歡‘謫仙三疊’,舞者一轉身,仿佛看見李白站在鳳凰台上吟詩,感覺真的穿越回盛唐金陵了。”
這個暑假,時隔5年打磨升級的實景仙幻秀《天仙緣》在東台西溪天仙緣景區上演。主創人員介紹,升級版不再局限於展現董永的孝道,而是著重刻畫他面對奸佞惡徒時的英勇抗爭,同時展現仙女七妹為愛情執著果敢的勇氣,賦予經典故事新的精神內核﹔形式上,場景、舞美、燈光全面升級,光影交錯間營造更具沉浸感的奇幻氛圍。此外,制鹽工藝、發繡技藝、陳皮酒等東台特色元素也貫穿全劇。自7月正式推出以來,每周二至周六晚上演出,每場800多座位,上座率平均達八成以上。
在無錫三國水滸城,“漢宋奇妙夜”帶著游客沉浸式體驗穿越千年的狂歡。這裡不僅有眾多“好漢”演繹經典橋段,還可看到非遺絕技“打鐵花”震撼一幕。更有趣的是,“宋徽宗”化身DJ帶領眾人蹦迪,這種古今混搭的創意設計讓傳統文化煥發青春活力。
“奇妙”夜游,在博物館體驗跨越時空之旅
白天的博物館人潮涌動,晚上,這裡又化作一方創意涌動的藝術天地。據了解,這個暑假,江蘇89家博物館調整和延長開放時間,其中夜游活動400余場。
8月9日晚,一場融合沉浸式戲劇、創意寫作工坊、有聲劇創作與文創設計等豐富形式的《長安的荔枝》閱讀活動在常州博物館舉行。常州博物館黨支部書記施建剛介紹,該館“博物館奇妙夜”系列活動包括欣賞錫劇折子戲、川劇變臉﹔走進“時空劇場”,邂逅“延陵季子”、蘇東坡、乾隆﹔化身“文物修復師”,親手模擬體驗文物修復的過程﹔夜宿熊貓展廳,考驗智慧和勇氣等。每次名額一放出,幾乎“秒光”。“我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互動形式巧妙融合,既守護文化根脈,又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創新方式激活歷史生命力,讓博物館真正成為連接過去與當下的‘奇妙紐帶’。”施建剛說。
8月9日晚,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甘熙宅第)的老茶館座無虛席,南京白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玲玲及其團隊帶來《我的家鄉在南京》《逛故居》《數橋》《城門頌》等經典曲目表演,不時引得叫好聲連連。據介紹,這個暑假,該博物館推出“非遺與光影奇遇記——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和夜間專業講解服務。游客可以觀賞皮影戲、5D秀、光影水幕秀,聽白局,在如夢似幻中體驗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自2024年起每日開放至次日凌晨0點,節假日延長至凌晨3點,成為全球開放時間最長的博物館,夜間10點半之后推出特惠票服務。“博物館暑期夜間到訪人群以旅游人群、上班族及Z世代年輕群體為主,具有明確的文化消費意願。與去年同期相比,博物館展廳客流轉化率提升30%,文創產品銷售額同比翻番。”德基藝術博物館負責人說。
業態融合,激活城市夜經濟活力
“中華恐龍園旅游度假區迪諾水鎮為期兩個月的夜游狂歡盛宴,融合微醺夜市livehouse、街頭藝術嘉年華、D漫盛典二次元、百變大咖模仿秀明星秀幾大板塊,通過跨界整合文商體旅資源對接‘蘇超’聯賽,重塑城市夜間消費場景。”常州迪諾水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杰說。
據了解,微醺夜市匯聚超百家花車及后備廂市集攤主,融入煙火夜市與傳統非遺元素,如非遺扎染、皮影戲、非遺泥人,喚起市民童年記憶﹔街頭藝術嘉年華,每日上演盲盒式快閃演藝,涵蓋樂隊live、大型蒸汽朋克巡游、默劇、魔術表演等互動及抖音直播,強化街頭沉浸感﹔D漫盛典聚焦二次元文化,引入ACG音樂會等。同時,巧妙對接“蘇超”熱潮,推出大屏直播等觀賽服務。呂杰介紹,截至7月底,活動已吸引游客超70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14%,夜間客流提升50%,創下暑期客流新高,夜間銷售佔比已達60%。
淮安裡運河畔的夜市,近幾年成為展現淮安夜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今年的銷售額同比上漲100%。”銷售積木的攤主張榮開心地說。熱播劇《北上》吸引眾多游客慕名來此打卡﹔“蘇超”大火,吸引球迷和相關人群跨城市觀賽、交流。“更重要的是,裡運河畔夜市不斷優化,攤位業態愈發豐富,從香氣扑鼻的傳統小吃到獨具匠心的文創手作一應俱全,既保留了市井煙火氣,又增加了時尚創意元素,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有愉快的體驗。眾多因素共同發力,夜市越來越熱鬧。”張榮說。(楊民仆)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