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追趕“尖子生”,江蘇這些城市在發力

2025年08月12日06:50 |
小字號

原題:瞭觀察︱追趕“尖子生”,這些城市在發力……

最近,江蘇13個設區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數據陸續公布。翻看這些“成績單”,信息量滿滿,也讓人信心滿滿。

此前“北京西路瞭望”盤點了5個萬億之城上半年的精彩表現,再來看看“江蘇班”剩下的同學交上了什麼樣的半年答卷。

先看一張統計圖。

“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江蘇各設區市經濟發展呈現“多點開花”態勢:有7個城市增速超過全省5.7%的平均增速,淮安增速更是領跑全省,江蘇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以及各地你追我趕的拼勁進一步凸顯。

不少專家認為,經濟發展是“一場馬拉鬆”,“萬億GDP”是其中的重要節點。目前,江蘇已有5個“萬億之城”,其余潛力城市中,不少也表明“力爭破萬億”的雄心。追趕“尖子生”,什麼是它們的發力點?經濟數據裡或可見端倪。

新質生產力無疑成為城市經濟頂壓前行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新質生產力賽道上奮力打頭陣,徐州打出“創新產業牌”。上半年,徐州以4509.3億元GDP總量實現6.2%的同比增長,增速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5個百分點。透過一個個“微鏡頭”,能看到徐州“新勢力”拔節生長的活力:由工程機械、集成電路與ICT、數字經濟等組成的“343”創新產業集群總規模已達7800億元,產值同比增長6.1%。此外,作為“343”集群的“鏈主”擔當,工程機械產業表現尤為搶眼,上半年增長16.2%﹔新材料、集成電路與ICT、精品鋼材產業也均已達到“500億級”規模。

上半年,揚州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1.4%,較1—5月提升0.2個百分點。以數字產品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表現亮眼,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3.9%、9.9%、6.5%,增速均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6.1%),合計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9.7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更難得的是,創新力量還在逐步積蓄。今年以來,一批掌握硬核科技的項目相繼落戶揚州,僅上半年就招引科技型企業655家,其中A類企業146家,擁有有效知識產權2253件。

鎮江5.9%的GDP增速背后,蓬勃生長的新質生產力是強勁動力源。上半年的一組數據尤為亮眼: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高達55.6%,不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3.8個百分點,較去年底更躍升9個百分點,排名居全省第三位。新動能的迸發,既來自技術突破的“從0到1”,也源於數智賦能的“流程再造”。今年上半年,鎮江數實融合水平持續攀升:創成143家省先進級智能工廠,位列全省第六位﹔魚躍和恆順兩家企業獲評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居全省第四位﹔省先進級以上智能工廠累計數量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列全省第一位。

穩健增長的成績背后,重大項目的“壓艙石”與“發動機”作用同樣功不可沒——源源不斷的建設投入高效轉化為項目建設進度,成為驅動發展穩健前行的核心力量。

今年上半年,連雲港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的項目開工率達85.7%,517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860.7億元,均超序時進度。其中工業項目387個,集中於先進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充分體現了連雲港“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的核心戰略。項目“加速跑”的背后,是政府服務的“加速度”。今年連雲港堅持“預先申報、重點保障、優先供應”的重大項目重保優供機制,將“不見面審批”“並聯審批”“聯動審批”相結合,構建“政銀擔企”四方聯動機制,推動省重大海洋植提和精煉項目審批材料從33項減至28項、審批時間從15天壓縮至8天,國信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也比原計劃提前開工。

與此同時,鹽城的重大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遠景能源海上能源島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約、射陽CQC全尺寸葉片試驗台項目全面竣工、東台聯合飛機無人機生產基地首批產品正式下線……上半年,鹽城市重大項目開工率突破92%,193.1億元政策性資金精准澆灌“四新”產業,各類專題招商活動吸引827個億元項目落子,彰顯出“優服務、強保障”的“鹽城磁場”。截至6月底,鹽城157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竣工,229個項目達產﹔62個列入省重大工業項目清單的項目投資進度達64.2%,開工率93.3%﹔538個市級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445億元。

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泰州將項目攻堅作為重要發力點。“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今年是泰州“項目攻堅年”,眾多新的重大項目紛至沓來。上半年,泰州累計新簽約億元(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691個,協議投資額2960.12億元。其中,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81個,協議投資額2446.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75%和9.25%,分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5.81%和66.90%,超額完成序時進度。同時,根據《泰州市項目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泰州今年全年將新簽約億元(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050個,其中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420個。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宿遷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今年上半年,宿遷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30.2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額286.6億元﹔進口額43.6億元,同比增長42.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宿遷不僅對外開放空間持續拓展,“含新量”更是持續提升:上半年貿易伙伴遍布全球199個國家和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46.5億元,同比增長12%﹔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兩成,“新三樣”產品出口額32.6億元,同比增長16.4%。此外,上半年宿遷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達1165家,較去年同期增加66家,同比增長6%,外貿主體數量穩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也成為各地發揮“挑大梁”作用的有力引擎。

借力“蘇超”賽事,徐州文旅部門通過與客隊城市協調聯動,推出國有景區免費、非國有收費景區半價優惠、美食住宿消費禮包等措施,激發賽事文旅市場消費潛力。上半年,徐州全市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3212.37萬人次,實現游客消費102.85億元,分別增長10.54%、12.89%。

數據顯示,上半年徐州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256.2億元,同比增長7%,總量、增幅分別位居全省第四、第二。外來消費持續增長成為一大亮點,各大商圈整體外來消費佔比超30%,節假日中心商圈這一佔比更是超50%。

上半年,鹽城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47.7億元,同比增長7.1%,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胖東來式”商超改造激活消費基因,足球經濟、濕地文旅等新場景吸引入境游客增長46.8%,以舊換新政策撬動近70億元市場增量。

揚州上半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4.38億元,同比增長6.4%。23個限上批零商品類別中,18個類別的零售額同比實現正增長,正增長面近80%。

宿遷上半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7.03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蘇超”的“第二現場”正在引爆全城觀賽消費熱潮。數據顯示,上輪比賽期間,參與“第二現場”的12家商業綜合體當日實現銷售額2203萬元、客流量54萬人次,較上周分別增長15.4%、22.3%。

…………

展望下半年,江蘇必將勇挑大梁,憑借這份深耕細作的認真韌勁,在“半年穩”基礎上實現“全年好”,堅決打好“十四五”規劃收官戰。

整合︱陳珺璐 徐睿翔

來源:交匯點新聞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