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5條高速公路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

原題:江蘇5條高速公路工程有新進展
當前正值公路項目搶抓施工進度的關鍵階段,寧鹽、連宿、東興、揚溧、滬武太常段等高速公路工程均取得新進展。各項目正以攻堅態勢全力推進建設,為如期完成年度任務目標筑牢堅實基礎。
寧鹽高速公路
日前,寧鹽高速公路揚州段高郵城南新區互通主線橋首節鋼箱梁安裝完成。
高郵城南新區互通上跨233國道主線橋鋼箱梁共48節。本次安裝的首節鋼箱梁位於10號墩與12號墩之間,採用單箱三室截面結構,長19.5米、重約28噸,安裝高度7.5米,由350噸履帶吊完成吊裝作業。施工過程中,建設團隊嚴格執行施工方案和操作規程,精細控制起吊、運輸、定位等關鍵環節,科學實施交通導改,優化組織工序、統籌資源配置,確保施工進度與工程質量。
連宿高速公路灌雲至沭陽段(連雲港段)
8月14日,連宿高速公路灌雲至沭陽段(連雲港段)1標最后一根樁基順利澆筑完成。
該標段全線共計樁基535根,樁基長度33∼56米不等。此次施工的是20-1#樁,採用水下灌注作業方式,79.5立方米的混凝土經由漏斗和導管輸送至45米的地下,澆筑耗時2小時。面對緊張的作業流程,項目團隊採用了先進的施工設備和工藝,安排了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和指導,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程跟蹤,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質量。
連宿高速公路灌雲至沭陽段(宿遷段)
8月12日,連宿高速公路灌雲至沭陽段(宿遷段)項目2標新沂河特大橋首個懸澆梁“0號塊”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新沂河特大橋上部結構施工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澆筑的“0號塊”位於新沂河特大橋第11聯42墩左幅,梁高4.422米∼4.8米,寬13.025米,長11米,澆筑方量共計236.4立方米,採用泵車澆筑方式。施工人員嚴控每一道工序,對混凝土的配合比、模板安裝、支架搭設、澆筑速度等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全力確保“0號塊”澆筑過程安全可控、質量達標。
東興高速公路
近日,東興高速公路鹽城段最后一片預制箱梁安裝到位。至此,整個項目預制箱梁施工全部完成。
預制箱梁制作和安裝是項目施工中的“重頭戲”。東興高速公路鹽城段主線和匝道、出入口道路(含涉鐵部分)共有預制箱梁2175片,安裝后總裡程約8.5公裡。
揚溧高速公路
近日,揚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丹徒樞紐主線橋拼寬現澆梁全部順利澆筑完成、全線空心板梁預制施工任務圓滿收官。
作為揚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丹徒樞紐規模大、交叉多、結構復雜,主線橋上部結構包含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梁、鋼結構箱梁。該項目通過研發補償收縮鋼纖維防水混凝土材料和蒸汽養護方式,構建起一套成體系、可推廣的橋梁拼寬快速化施工技術,大幅縮短現澆箱梁拼寬施工前的靜置時間。項目運用智能張拉與壓漿技術,通過自動化、數據化、智能化管理,顯著提升橋梁預應力工程的施工質量、效率與安全性。
滬武高速公路
近日,滬武高速公路太倉至常州段擴建工程新港公路上跨橋(左幅)、雙浮公路支線上跨分離式立交橋(左幅)、通港西路支線上跨分離式立交橋(右幅)等三座主線上跨橋同步順利拆除完成,太倉北樞紐至沙溪樞紐段(上海往南京方向)交通按時恢復通行。
此次施工採用原位破碎、快速搶通模式,按“遠程誘導、中距分流、近距管制”策略,細化交通導改分工,引導駕駛員合理規劃路線,實現施工與通行“兩不誤”。在三處施工現場,共計14台鑿岩機、48台炮頭機、60余台(套)其他車輛設備及140余名施工人員協同作業下,項目實現24小時內“零誤差”拆除,同步完成路面清理、交通設施恢復及導改轉換,按時開放交通,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對交通的影響。
記者 田墨池 受訪者供圖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