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相城高新區147個小區黨支部向實體化運行轉變

御窯花園黨支部書記曹凌雲接待來訪群眾。相城高新區供圖
“有了志願者的幫助,再也不用為了去醫院而發愁。”提起小區的陪診志願者,家住裕沁庭東區的高先生贊不絕口。這些變化源於蘇州相城高新區(元和街道)將小區黨支部從“挂牌亮相”到“實體運行”的深度轉型。據悉,截至目前,當地已推動147個小區黨支部從有形覆蓋向實體化運行轉變。
據了解,江蘇今年發布了《“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推動黨的組織體系向下延伸。為把支部建“實”,相城高新區(元和街道)在實現小區黨支部全覆蓋組建的基礎上,整合“海棠紅·幸福裡”微陣地、物業辦公室等空間資源,打造黨支部實體化運行辦公室。目前,當地所有小區黨支部實現有能坐下聊天的辦公點、有醒目的支部標識、有隨時能找到的經辦人、有順手能用的辦公設備、有一套大家都認可的辦事規矩的“五有”陣地,黨支部成了居民家門口的“主心骨”。
為將頭雁育“強”,相城高新區(元和街道)創新“三選三育”工作法,從社區后備干部、業委會成員、居民優秀黨員中選拔小區黨支部書記,通過“學政策、看現場、比服務”方式培優育強書記隊伍。今年上半年,當地開展小區黨支部書記培訓2場,手把手、面對面教學。相城高新區(元和街道)黨工委還將小區黨支部實體化運行納入“以事察人”日常項目化觀察干部工作體系,把“提拔任用看實績、評優評先重擔當”落到實處,讓小區黨支部書記“干多干少”不一樣、“擔不擔當”大不同。
在相城高新區(元和街道),每個小區都有熱鬧的“治理朋友圈”,以黨支部為圓心,黨支部書記、調解員、民警、網格員、業委會主任、物業經理、海棠先鋒7支“常備軍”常態聯動,新就業群體、愛心商戶、志願者等N類“外援”隨叫隨到,城管等職能部門主動下沉服務,形成“1+7+N+X”的多元共治矩陣。同時,從相城高新區(元和街道)層面打通指令流轉平台,使小區大小事務實現“一圖通覽、一鍵派單、全程跟蹤”,誰來辦、怎麼辦、何時結一目了然,讓“事事有回音”。
今年以來,隨著小區黨支部在樓棟間扎根,領著黨員干、帶著大家辦,讓居民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變化。荷岸曉風花園小區黨支部推出“幸福合伙人”計劃后,五湖四海的居民從“異鄉客”到有了“家裡人”的感覺﹔綠色時光花園小區東區、西區的兩位黨支部書記在12次宣傳活動中,收集意見236條,最終定下“公共充電區”方案,由黨員全程跟進28個充電樁的建設﹔錦繡江南小區黨支部發起“環境公約”,黨員帶頭簽訂承諾書,物業拿出清理方案,居民代表參與監督,讓大家從“各掃門前雪”到“共護家園美”。(相元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