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第三代半導體代表性企業數量全國第一

2025年08月30日07:01 |
小字號

原題:我省第三代半導體代表性企業數量全國第一

——鍛造強“芯”臟,澎湃新動能

第三代半導體被稱為“未來電子產業基石”,指的是以碳化硅、氮化鎵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因性能優勢,在半導體照明、新能源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新能源並網、高速軌道交通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隨著國際間產業競爭愈發激烈,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成為各國必爭之地。我省出台的《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優先發展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第三代半導體被放在首位。江蘇在該領域產業發展水平位居國內前列,代表性企業數量全國第一,關鍵材料與生產設備具有國際領先優勢,正加快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高地。

在這場關乎未來產業制高點的競賽中,江蘇憑什麼脫穎而出?又將如何持續領跑?

雙核閃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

在半導體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半導體看江蘇,江蘇半導體看無錫。”

無錫半導體產業有多強?半導體是集成電路的物理基礎,而集成電路是半導體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用無錫邑文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中心副總經理劉鋒的話來說:“制作一片8寸的集成電路晶圓,不用出市,在無錫就能完成光刻、蝕刻、測試和封裝等全部環節。”

6月,邑文科技自主研發的12英寸CCP介質層刻蝕機SPC12D正式交付成都比亞迪半導體﹔7月,首台12英寸CVD化學氣相沉積設備SPV12D再入比亞迪產線。“短短一個月內,我們企業的兩大核心設備相繼落地交付,標志著邑文科技的國產裝備已成功挺進12英寸半導體核心工藝圈,為車規級芯片制造裝上‘中國芯’引擎。”劉鋒感慨,“我們生產的設備被比亞迪、中國科學院、合肥晶合等預訂,現在下單排產已到2026年初。”

在2024未來產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公布的“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清單上,無錫市新吳區與南京市江寧區成功入選第三代半導體領域試點。

視線轉向南京,走進位於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南京)平台,超淨廠房裡,科研人員坐在電腦前操控,一台台精密儀器自動化運行﹔生產車間裡,自動測試台正在對一片已完工的6英寸SiC晶圓進行測試,比繡花針還要細的測試探針在芯片間高速移動……含“新”量十足的場景隨處可見。

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南京)平台宋曉峰介紹,南京平台在整個產業生態中處於“中間樞紐”的位置,對上游可以牽引制造設備和襯底外延材料的技術進步,對下游可以輸出國產的自主芯片,對應用端實現供給,推動全省乃至全國該行業重點突破和整體躍升。

自挂牌設立以來,創新中心不斷取得突破。宋曉峰說,創新中心構建了第三代半導體共享平台,服務區域創新能力獲得提升,面向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軌道交通、5G通信等應用需求,服務於高校、企業和科研機構等區域內的創新主體。同時,重點開辟新能源汽車電驅芯片、電網用超高壓芯片新賽道,成功研制國內首款萬伏級SiC MOSFET和20kV SiC IGBT,並在國際首個35kV全SiC變電站等工程中實現示范應用。

引擎強勁,領先優勢穩步擴大

無錫和南京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只是我省產業發展的縮影。徐州天科合達產品涵蓋2—8英寸導電型和半絕緣碳化硅晶片,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卓遠半導體擁有國內目前最為先進的第一條大英寸金剛石基片研發線……江蘇在該領域基礎雄厚、優勢明顯,產業規模和技術創新水平均穩居國內第一梯隊。

省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許馨尹介紹,我省已初步形成以“設備與輔材—襯底與外延—器件制造”為核心、下游應用為支撐的較完整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2024年營業收入約50億元,並建立以南京、蘇州、無錫為產業核心區,南通、揚州、徐州等地加快協同發展的發展格局。

江蘇何以行?行的背后,是創新人才的不斷加碼。南京大學鄭有炓院士等專家在Ⅲ族氮化物異質結構等領域取得多項國際領先成果,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5所高校已設立集成電路學院,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行的背后,是科研平台的持續攻關。依托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半導體顯示材料與芯片重點實驗室、中電科55研究所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江蘇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發平台,我省已形成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能力。

江蘇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高級知識產權經理李利哲介紹,研究院聚焦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與高質量發展,牽頭組織關鍵技術攻關,“我們突破6英寸氮化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同質Micro-LED可見光通信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刷新兩項世界紀錄,照明、通信、顯示一體化芯片完成研發,首次以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完成驗証。”

一大批重大平台支撐,帶動產業和科技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全省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發明專利申請量6593件、授權量2448件,分別佔全國總量的16.02%、14.02%,居全國前列。

行的背后,是第三代半導體領域資金供給體系的不斷完善。無錫設立了規模50億元的第三代半導體專項基金,重點支持碳化硅、氮化鎵器件企業研發投入,推動國產化替代進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出資組建的蘇州高端裝備產業專項母基金直投項目英諾賽科,於2024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為港股“第三代半導體”第一股。

聚力破局,產業高地拔節而起

記者了解到,在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的發展上,我國起步時間慢於其他國家。但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領域,國內外企業處於同一起跑線,在第三代半導體的全新跑道上“開道超車”,是中國業界的願景,江蘇正加速布局、持續發力。

盡管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成長過程中同樣也有難題待破。

李利哲坦言,研究院的發展對掌握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的高端人才需求旺盛,但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科技創新人才,往往大多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一般企業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此外,當前政策對柔性引才要求較高,而頂尖科學家往往難以滿足固定時間要求,導致合作深度受限。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樣是當前亟待突破的重點議題。宋曉峰介紹,目前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復雜,技術禁運和封鎖已對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發展形成一定阻礙。此外,核心芯片對外依存度還比較高,新能源汽車電驅用功率器件相當一部分還依賴進口,存在高端禁運、低質高價、超長貨期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快補齊產業鏈短板。

破題之路已在腳下,各地、各機構正在積極應對、加快探索。宋曉峰說,南京平台會針對下一代半導體的材料做前沿研究。“建議相關部門強化創新鏈,加大碳化硅器件領域研發投入,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實現共贏。同時,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創新平台建設。”

“未來,我們還將健全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加速技術成果轉化,為我省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將錨定重點方向,筑牢產業發展硬件支撐,拓展產業發展市場空間,凝聚產業發展強大合力,全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高地。

“經過未來3—5年的高質量發展,江蘇省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協同發展的趨勢將更加明顯。”李利哲對江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通過高標准建設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推動技術創新網絡、孵化培育鏈條、完善政策體系,相信我省將會形成良好的創新生態,從行業發展來看,我省產業規模會更加集聚和擴大,應用市場會不斷拓展。”(許願 孫秦旺)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張鑫、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