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揚州等地部分眼視光中心違規驗配OK鏡 相關部門回應

原題:政風熱線︱OK鏡怎麼規范驗配、如何防止藥物濫用?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回應群眾關切
秋季開學,不少家長為近視的青少年驗配角膜塑形鏡(也稱“OK鏡”),期望讓孩子視力得到矯正。但記者在鎮江、揚州等地調查走訪時發現,部分眼視光中心在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違規驗配、經營角膜塑形鏡。作為醫療器械產品,角膜塑形鏡的違規驗配存在安全隱患。
9月2日,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田豐帶領相關處室負責人走進《政風熱線》直播間,現場回應群眾關切。全省13個設區市藥監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同步在線,實時回應群眾訴求。
針對市場上角膜塑形鏡驗配不規范的問題,田豐明確表態,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開展深入排查核查,嚴肅指出並糾正不規范行為,對嚴重違法行為依法依規處理。后續將對現有問題進行梳理評估,組織系列專項檢查,強化從業主體責任教育,同時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推動形成社會共治共識,切實規范角膜塑形鏡市場秩序。
“青少年近視問題要高度重視,選擇角膜塑形鏡要嚴格遵循資質要求,不能因追求便宜方便給違法分子可乘之機。”田豐特別提醒,角膜塑形鏡若使用不當,不僅無法實現近視防控效果,還可能損害青少年眼部健康。家長為孩子選擇角膜塑形鏡時,一是務必前往具備二級及以上資質且設有眼科診療項目的醫療機構﹔二是驗配人員資質與相關設施需符合國家規范要求﹔三是驗配機構需具備角膜塑形鏡經營資質。
廣東陳女士通過電話連線反映,她16歲的女兒及朋友在網上購買了由江蘇雲陽藥業生產的愈美片(一種止咳藥)。該藥品成人常規用量為一次2粒,可孩子單次服用幾十粒甚至上百粒。而愈美片中含有的氫溴酸右美沙芬成分,會讓孩子出現亢奮、產生幻覺等反應,危害極大,藥監部門對此類藥品銷售是否有監管措施?
對此,省藥監局藥械經營監管處處長姚志宏給出解答:自去年7月1日起,右美沙芬原研藥以及單方制劑已被列為國家二類精神藥物,國家對其有極其嚴格的管理規定,包括定點生產、定點經營的制度,專人專櫃、雙人雙鎖的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同時,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包括二類精神藥品,不得通過網上銷售。
姚志宏補充道,陳女士提及的愈美片是非處方藥,按照現行法規,對非處方藥的零售環節要求最小包裝不能超過5個,即一次性賣給患者不能超過5盒。“作為監管部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持續通過深入檢查,對經營含特殊藥品復方制劑的零售企業重點查流向、查銷售數量,切實守護未成年人遠離藥品濫用的危害。”姚志宏提醒,無論是右美沙芬的單方制劑還是復方制劑,只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都是安全的。如果發現孩子濫用,家長應及時加以干預提醒。
中藥飲片標簽管理也備受關注。2023年7月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飲片標簽管理規定》,對中藥飲片標簽管理作出明確要求,提出中藥飲片的內、外標簽應當標注產品屬性、品名、規格、藥材產地、生產日期、裝量、保質期等內容。其中,保質期的標注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相關規定生效一個月來,落實情況如何?
省藥監局藥品生產監管處處長倪永兵介紹,省藥監局已於去年組織全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對照公告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引導企業提前開展保質期相關研究工作﹔同時研究制定《全省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指導手冊》,明確規定保質期管理的相關要求,從實操層面指導企業科學開展保質期研究和確定工作。
“《中藥藥品標簽管理規定》明確從2025年8月1日起,中藥飲片必須在內、外標簽上標注保質期﹔此前已經上市流通的中藥飲片,可以繼續流通、銷售和使用。此外,公告還明確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通過自主研究來確定保質期。”倪永兵提醒相關企業,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對之前沒有標注有效期的產品加強研究,一方面做好工作提醒,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儲存和保管,另一方面開展研究,確定復驗期,確保質量的穩定性。
直播尾聲,田豐再次承諾:“對今天節目提出的問題和線索,我們將全面梳理記錄,逐一核查、處置和反饋,堅決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他表示,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線索,省藥監局將舉一反三,深挖問題根源,補齊制度和機制短板,為全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做出藥品監管的力量。(徐睿翔)
來源:交匯點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