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一批援外醫療隊整裝啟程 首次派出公共衛生隊員

原題:江蘇新一批援外醫療隊整裝啟程,首次派出公共衛生隊員
9月2日,2025年中國(江蘇)援外醫療隊培訓班結業暨出征儀式在南京舉行,2025年中國(江蘇)援外醫療隊包括第35批援桑給巴爾、第21批援圭亞那、第21批援馬耳他中國醫療隊,共48名隊員,由徐州、連雲港市等醫療機構為主共同組建。本月中旬,隊員們將奔赴受援國執行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任務。
江蘇首次派出公共衛生隊員
“我是第21批援圭亞那中國醫療隊隊長。接到通知時,我幾乎隻用了10秒鐘就答應了,甚至回家后才想起來要跟家人說。”徐州市中心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醫師李歡送回憶起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語氣依然堅定。在他看來,這不僅是一份職業任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事實上,從去年9月起,他和其他隊員就已開始准備。他們先經歷了半年的業務輪訓,隨后在南京接受了為期四個月的全脫產培訓,涵蓋語言、外交、文化、安全、新聞宣傳、攝影及中醫技能等多方面內容,“我們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更完成了從普通醫生到援外隊員、從‘單兵’到‘戰隊’的蛻變,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迎接援外工作中的困難與挑戰。”李歡送說。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包增濤此次擔任第35批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長。接到任務后,他就與在桑給巴爾的“老隊員”進行了深度交流,了解到該地的疝氣發病率高,且仍在使用傳統開放手術,他給自己未來的工作設立了明確的目標:把腹腔鏡微創技術帶過去。他計劃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疝氣,甚至胃腸癌,通過技術交流,讓更多患者能夠接受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療方法。“同時由於當地沒有生產疝氣補片的能力,我們還通過衛健委和醫院,申請了一批補片,來降低當地疝氣的發病率。”在他看來,援外不僅僅是治病,更像是播種。“播下的是技術的種子,也是希望的種子。”
特別的是,今年江蘇還首次派出了公共衛生隊員。江蘇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劉耀寶,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作為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他將遠赴桑給巴爾,探索如何將中國血吸虫病防治與瘧疾消除方面的經驗本土化,力求打造出適應當地實際需求的“中國方案”。“從零開始,拓荒前行,是挑戰,更是使命。”劉耀寶說。
七年前丈夫出征,如今妻子接過接力棒踏上援外之路
在第21批援圭亞那醫療隊中,有一位特殊的身影——徐州市中心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劉楠楠。七年前,劉楠楠的丈夫李華超作為第21批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員執行了為期一年的醫療任務﹔七年后,她接過接力棒,踏上援外之路。“丈夫援外時曾與我分享他救治的一位突發性耳聾的患者,在聽力完全康復后,出於感激送來了親手採摘的椰子和一封手寫的感謝信,令我們都很感動。”這一枚跨海援醫的種子,在劉楠楠的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2024年6月,醫院發起組建新一期援圭亞那醫療隊的通知,“上有老下有小”的劉楠楠既心動又猶豫,而丈夫李華超成了她的支持者,他們的角色互換了。
七年前,李華超在桑給巴爾酷熱艱苦的環境中救死扶傷,劉楠楠在家照顧一雙兒女,陪伴生病的父母。今年劉楠楠開始培訓后,李華超則開啟了一邊忙工作,一邊既當爹又當媽的“雙面人生”。“有一次半夜他去做緊急手術,只能將兒子反鎖在家。經過搶救患者轉危為安。凌晨兩點回家后他第一時間給我發消息,‘患者平安,孩子也沒事,放心’,這短短一行字也讓我淚濕眼眶。”
從當年的“援外家屬”到如今的“援外隊員”劉楠楠動情地說,“家人的支持,是我前行最大的底氣。”圭亞那氣候炎熱潮濕,李華超根據自己“老隊員”的經驗,提醒妻子要注意保持衣物和食物的干燥,還建議她多學幾句當地方言,以便更快融入當地的工作生活。“遇到困難時就抬頭看看夜空,我和孩子們會守著同一片星光,做你最堅實的后盾。”李華超的鼓勵,讓她對即將開啟的征程充滿信心。
跨越山海的堅守
61年援外歷程,見証了江蘇醫療人跨越山海的堅守,也寫下了中國大國擔當的生動注腳。
江蘇是全國最早承擔援外醫療任務的省份之一,自1964年起,已累計向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圭亞那、馬耳他、伊朗、利比亞等國家和地區派出79批1281人次,診治患者超過1000萬人次,開展各類手術30多萬例。幾十年裡,從赤道烈日下的手術台,到鄉村義診的帳篷,從瘧疾防控到宮頸癌篩查,從外科手術到中醫針灸,江蘇醫療隊一次次用精湛醫術和真情付出,為當地人民帶去健康與希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醫療隊不斷創新,先后在受援國創建眼科、微創外科、唇腭裂、公共衛生等16個技術中心,填補了1500余項醫療空白﹔實施血吸虫病防治、宮頸癌篩查、醫護人才培訓等項目,推動單一醫療援助向公共衛生、中醫藥等立體衛生合作延伸,為受援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通過中醫、太極拳、義診和文化宣講,把中醫藥文化傳播到世界,深獲各國人民肯定,正因如此,他們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民眾的高度贊譽,被譽為“白衣使者”“最受歡迎的人”。
“江蘇援外醫療已走過60年,今年是新的一甲子。”第21批援圭亞那醫療隊隊長李歡送說,“這份榮光需要我們接力傳承。”作為黨員佔比超過六成的隊伍,48名隊員用誓言承諾:無論條件多麼艱苦,都將踐行“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趙晶 安瑩 蔡亮)
來源:交匯點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