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在蘇多家重點實驗室為產業升級提供“養料” 產學研協同賦能新質生產力培育

2025年09月07日08:50 |
小字號

原題:在蘇多家重點實驗室為產業升級提供關鍵“養料”

產學研協同賦能新質生產力培育

在距離江蘇約2500公裡的內蒙古伊敏河畔,百台巨型無人電動礦卡,正轟鳴著穿梭在遼闊的露天礦坑之間。這些無人礦卡憑借傳感器,通過5G—A的網絡接受實時控制,井然有序地排列前行。

今年5月,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組成的創新聯合體,在內蒙古華能伊敏煤礦成功投運了全球首個百台無人電動礦卡集群。經過4年多的共同研發,該創新聯合體以無人駕駛、5G—A通信等技術為核心,研究了高寒環境下零碳排放智能換電無人駕駛運輸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

這幅未來感十足的作業圖景,生動詮釋了傳統採礦產業如何在技術創新加持下實現轉型。徐工集團董事長楊東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徐工集團將聚焦“人工智能+礦山機械”方向,加快培育具身智能機器人,構建涵蓋無人挖掘機、無人平地機、無人裝載機等智能化裝備產品矩陣。近年來,徐工集團牽頭建設高端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全國重點實驗室,立足工程機械領域開展自主創新,研發了全球首個4000噸履帶式起重機等多個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目前,江蘇已經獲批牽頭44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這些在蘇全國重點實驗室目標定位清晰、行業特色突出,為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也在為傳統產業的“老樹發新枝”提供關鍵“養料”。

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同時,積極壯大新興產業,這樣的戰略布局,在常州得到了凸顯。

在8月29日開幕的成都車展上,往年專門用於展示保時捷等知名豪車品牌的16號館,今年的“主角”換成了小米汽車等新能源“新銳”品牌。

小米汽車已與多家常州企業建立上下游關系:江蘇時代為小米SU7單電機標准續航版本提供磷酸鐵鋰電池組﹔森薩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提供了空氣懸架壓力傳感器、熱管理溫度壓力傳感器等多款產品……

此外,今年理想汽車宣布其首款800V純電SUV在常州工廠正式量產,比亞迪也公布其常州基地所生產的幾款車型將搭載最新推出的“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2024年,常州整車產量近80萬輛,相當於全國每16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輛來自常州。同年,常州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8500億元。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覆蓋從電驅動研發、電機生產到整車制造的全產業鏈,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企業近4000家。

未來產業是基於前沿科技和未來趨勢發展的新興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025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將集中發布近3年江蘇產業科技創新標志性成果200余項,其中就包括在今年7月交付的7000噸級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未來”號。

“未來”號由位於無錫的太湖實驗室牽頭建設,其本身就是綠色智能技術的載體。“未來”號交付后,將主要用於執行綠色智能技術中試驗証、深海裝備水面支持保障和海洋科學綜合調查服務等任務,旨在提升船海裝備實海中試驗証能力,堪稱一座“移動的海上實驗室”。

聚焦空天、深海、深地等未來空間領域,我省科研力量正在持續研制相關高端裝備,推進科學創新。位於徐州的雲龍湖實驗室主攻“深地資源與空間開發”研究方向,初步建成深地工程領域規模較大、空間類型豐富、多項功能國際領先的地下實驗室。

與太湖實驗室、雲龍湖實驗室同處省實驗室行列,聚焦未來網絡通信領域的紫金山實驗室建成首個6G綜合實驗室,在全球率先發布光電融合廣域確定性網絡技術,實現6G無線網絡毫秒級實時智能技術的重要突破。

聚焦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江蘇正以產學研協同之力,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本屆大會9月11日將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將首次設置3000多平方米的對接洽談區,聚焦國際國內產學研合作對接,舉辦重大科技成果發布對接、高新區新質轉型行動暨“雙高協同”創新發展、港澳產學研對接、科技金融對接服務等4個專場活動。同時,圍繞人工智能、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新能源與智能電網等主題,舉辦10場技術路演活動,推動江蘇產學研合作走上新台階。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黃竹岩、趙登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