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放大“乘數效應” 江蘇各地打開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2025年09月08日07:08 |
小字號

原題:放大“乘數效應”,打開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今年1月,我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時光荏苒,截至8月底,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游客消費分別增長10.43%和9.94%﹔銀聯渠道異地文旅消費增長14.86%,佔全國比重達10.28%,文旅市場保持“旺丁”又“旺財”的良好態勢。作為綜合性產業,文旅產業具有“乘數效應”,足以成為撬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能。今年以來,江蘇各地努力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增加優質供給,放大“乘數效應”

輕觸“琉璃拱門”,便可走進裱畫室,多角度觀賞鎮院之寶《坤輿萬國全圖》,隨著裱畫師揭裱,游客瞬間置身無垠宇宙,與日月星辰相伴,不一會兒又跟隨著浩蕩的大明船隊,揚帆遠航走向世界……今年暑期,南京博物院推出的“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展”成了假期“爆款”。和之前的許多VR展出不同,觀眾在體驗時,無須操縱手柄或按鈕,隻靠自然走動即可完成全部劇情交互。“設計團隊以‘一天一夜’為時間線設計了坤輿圖之旅,讓觀眾能夠用30分鐘的時間親歷《坤輿萬國全圖》繪制的那時那刻。”南京博物院內容策展人張小帆介紹道。今年暑期,該沉浸展共開放46天,借助前沿科技為超7.5萬名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覺體驗,單日體驗最高突破2100人次。

“江蘇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文化旅游業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近兩年,全省銀聯渠道異地文旅消費總額年均增長10%以上、佔全國比重10%左右。”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錢寧表示。今年以來,江蘇持續打造新熱點釋放消費潛力。以博物館為例,《推動省直博物館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實施近一年來,博物館延時開放帶旺文博消費。暑假期間,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91家備案博物館實現延時開放,並積極策劃各種夜游活動﹔除了南京博物院推出VR沉浸展,徐州博物館的3D復原展、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大夢·紅樓》沉浸式展演紛紛走紅出圈,成為新供給與新消費“雙向奔赴”的生動案例。全省備案博物館暑期共接待觀眾2860.79萬人次,文創收入達1.48億元。“博物館熱”也帶動周邊消費增長,支付寶數據顯示,全省暑期接待人次排名前十的延時開放博物館,周邊2公裡范圍內的游客夜間消費同比增長25.2%,游客住宿、娛樂消費總額分別同比增長20.1%、49.4%。

今年以來,我省各地發揮資源和創意優勢,積極推動文化IP轉化為消費產品,這從暑期全省各地文旅產品的創新便可見一斑。經過打磨升級的《天仙緣》上演后暑期上座率超八成,帶動鹽城天仙緣景區游客量同比增長74.83%﹔在連雲港,國內首創的海洋旅游綜合體——水上郵輪酒店“海州灣之星”,暑期營收近1000萬元。“我們將開發更多‘引客’更‘留客’的精品旅游演藝,尤其是要深耕研學游、銀發游、親子游等細分市場,通過大力拓展多類型、高流量的文旅消費場景,不斷提升文旅消費熱度。”錢寧說。

深化業態融合,釋放消費潛力

“好玩的地方太多了,一個周末根本來不及都玩一遍。”9月6日下午,從徐州來南京旅游的朱先生一家剛剛結束南京總統府之行,正在景區出口和家人商量下一站目的地。當天晚上,蘇超聯賽第11輪打響,南京與徐州戰成1︰1平。而在賽場之外,不僅“跟著演出(賽事)游南京 樂享‘1+3’優惠活動”在南京繼續上演,全市31家景區景點還針對9月6日“蘇超”南京主場購票觀眾或徐州市民提供了個性化特惠游覽政策。如總統府景區推出憑9月6日、7日蘇超電子票(根)與本人有效身份証原件任選一天免費入園一次,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景點南京夫子廟大成殿推出了對徐州市民憑本人有效身份証原件免票參觀,等等。記者在多家景區都遇到了為“蘇超”而來的徐州游客,其中不少人還是首次來寧游玩。“本身我們就是球迷,這麼多景區、酒店推出優惠后,‘蘇超’對大家的吸引力更大了。”朱先生說。

全省各地充分發揮“蘇超”撬動作用,不斷將“蘇超”流量轉化成文旅消費增量。今年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全省共舉辦30場“蘇超”,主場城市比賽日接待外地游客515.95萬人次、同比增長18.26%﹔銀聯渠道異地文旅消費43.92億元、同比增長19.88%。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數據顯示,79%持票觀眾購買“蘇超”周邊文創產品,21%持票觀眾留在當地酒店住宿,66%持票觀眾游覽當地景區景點。

全省多地文旅場所化身賽事“第二現場”,今年暑期,60家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周末推出“第二現場”活動,游客夜間消費210.63億元、同比增長8.32%﹔748個商圈街區和58個夜市周末舉辦“第二現場+美食”活動,帶動外地游客消費同比增長20%。

“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自今年5月10日開賽以來,熱度持續攀升,成為現象級體育賽事之一。截至8月31日,已舉辦的前十輪60場比賽,現場觀賽總人次達149.4萬人次,場均約2.49萬人次,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超13.3億人次。”省體育局副局長張海濤指出,為進一步激發文旅體商融合發展活力,省體育局研究制定《關於加快發展賽事經濟 提振體育休閑消費的意見》,計劃深入推進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舉辦“跟著賽事去旅行”促消費系列活動,創新舉辦全省體旅融合發展創意策劃大賽,努力培育一批體旅融合精品項目。

“文旅+百業”“百業+文旅”,當下,文旅與多領域的有機融合正在江蘇同步上演。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張衛寧介紹,為培育鄉村休閑旅游消費新場景,江蘇策劃開展“跟著‘蘇超’去鄉游”線下場景“到咱村看‘蘇超’”活動,將日間鄉村游、特產購和夜晚文娛匯、觀賽樂等有機聯動,發揮“蘇超”外場的引流撬動作用,放大“蘇超”帶動“鄉游”的鏈式效應。

筑牢基礎支撐,強化要素保障

在寧滁高速公路江蘇段項目施工現場,隨著攤鋪機緩緩前移,滾燙的瀝青不斷傾瀉而下,工人們則跟在攤鋪機后,有條不紊地進行瀝青中面層鋪設作業。“預計今年10月完成全線瀝青攤鋪任務,其余附屬工程正有序推進,圍繞年度建設計劃目標全力沖刺。”寧滁高速公路項目現場指揮部工程部負責人彭雲平介紹。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建成后將對策應國家長江經濟帶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江蘇持續打造‘快進慢游’交通網絡,有力支撐高品質旅游出行。”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欣表示。目前,全省高鐵裡程達2594公裡、面積密度居各省區之首,在飛國際及港澳台地區客運航線40條﹔同時,江蘇已成功創建13條省級旅游風景道,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規劃發展的村庄基本實現通達雙車道四級及以上公路﹔環太湖公路(蘇州段)、寧杭高速公路等4個項目入選全國第一批旅游公路項目。“近期,我們正開展江蘇省旅游公路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編制,引導推動全省旅游公路發展,助力交通強省和旅游強省建設。”張欣透露說。

文旅產業的發展還離不開金融支持。記者從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獲悉,自今年5月9日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實施以來,截至7月末,全省累計發放符合再貸款條件的旅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領域貸款260億元,支持經營主體1383家。7月末,全省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貸款同比增長25%,高於全省全部貸款增速15個百分點。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唐志新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將引導加大對文旅領域信貸投放力度,推動金融機構深入對接存量文旅場所設備更新需求,爭取央行8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更多落地江蘇。”同時,該行還將不斷創新豐富文旅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導金融機構著眼於促進地方文旅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市場潛力的充分挖掘。

“落實好挑大梁重大責任,文旅部門責無旁貸。”錢寧表示。近日,《江蘇省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正式出台,提出實施優質產品供給、消費服務擴大、產業空間拓展、經營主體培優、市場環境優化和政策支持保障六大行動。行動計劃的落實,將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將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孫煒杰)

來源:江蘇經濟報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