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煙火氣拉滿 假期江蘇多地市集成“打卡新地標”

2025年10月05日09:00 |
小字號

原題:煙火氣拉滿!假期市集成“打卡新地標”

這個假期,江蘇多地舉辦了形式各異的市集,以豐富多元的業態、濃郁的煙火氣息和獨特的文化氛圍,成為市民游客休閑消費的熱門選擇,不僅激活了假日消費活力,更讓人們在逛市集的過程中感受別樣的假期樂趣。

在南京市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舉辦的“秋日風味”市集,以秋日消費場景為主題,涵蓋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等,營造溫馨的秋日市集氛圍。

“這畫居然是用手畫的?”市集“指掌畫”攤位前,游客李女士忍不住輕聲驚嘆,她湊近細看畫作時,又被畫上的藏頭詩吸引,“‘林深見鹿影,溪淺映雲光’,這不是我剛報的名字嗎?太特別了!”不少游客拿出手機記錄創作過程,還有人當場預約定制,想把這份獨特記憶帶回家。

記者看到,一方長桌鋪著素色宣紙,一位畫師端坐桌前,指尖輕蘸濃墨,手腕微轉間,拇指在紙上按壓出厚重山形,隨即換作食指細勾山石紋路﹔忽而手掌蘸取淡墨,側掌一潑,雲霧便在宣紙間暈染開來,不過片刻,一幅畫已初見雛形,墨色濃淡相宜。

據攤主汪杰介紹,此為指掌畫,又名指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體系中獨具匠心的特殊門類。據史料追溯,其起源可至唐代,歷經宋元明清的傳承演變,逐漸形成了“以手代筆、意趣天成”的藝術特質。與傳統毛筆繪畫不同,指掌畫創作者無需借助畫筆,僅以拇指、食指、手掌乃至手背、指甲為“工具”,蘸取墨色與顏料,在宣紙上通過點、擦、劃、潑墨等技法,將自然景致與心中意境轉化為一幅幅生動作品。正如業內流傳的詩句所贊:“掌上化山河,指下生花木。潑墨指掌間,內中有雲霧”,寥寥數語,道盡了這項技藝的靈動與深邃。創作者還會根據觀賞者的姓名創作藏頭詩,再以指掌畫為載體,將詩句意境與山水、花鳥等元素巧妙結合。畫作根據難易程度定價為30—200元之間,假期每天為約百位顧客作畫。

這個假期,南京熙南裡歷史文化街區舉辦了山海經市集,28個攤位各具特色,熱鬧非凡。

“哇,這些壓花作品也太精美了吧!”一位年輕的女士駐足在“樂嶼Flora Lab”攤位前,眼中滿是驚喜。她指著一幅色彩斑斕的壓花裝飾畫說道,“每一片花瓣、每一片葉子都保存得這麼完好,感覺就像把秋天都定格在了畫裡。”

記者看到,在這幅作品中,各色花朵與葉片錯落分布,有淺紫、深紫的花瓣,似夢幻的雲霞﹔還有米白的花朵,像皎潔的月光洒落。葉片形態各異,有的邊緣帶著細碎的紋路,有的則是簡潔的橢圓,它們與花朵相互映襯,將自然的生機與美好,以一種定格的方式長久留存,每一處細節都透著手工創作的溫度與對自然的珍視。

另有一幅作品,以深邃的黑色為背景,如同夜幕般靜謐,襯托出花材的繽紛與鮮活。各色花朵與葉片錯落有致地分布,紫色的小花優雅別致,藍色的花朵似夢幻的寶石。周圍的綠色葉片形態多樣,仿佛把一片小花園濃縮在了這方寸之間。

據“樂嶼Flora Lab”主理人呂樂介紹,這些都是用天然的植物材料精心制作的。像這幅畫,裡面的花和葉都是經過脫水、保色、壓制和干燥等多道工序處理,所以能保持這麼鮮艷的色彩和完整的形態。這些壓花除了做成裝飾畫,還可以用它們制作卡片、書簽等。每制作一幅畫根據尺寸大小在100元—500元之間。

市集既傳遞文化韻味,更有各類特色美食登場。

在無錫影都時尚街,國慶假期舉辦了花好月圓夜市集活動,豐富的美食特產帶來最原始的味蕾刺激。

熱鬧的豆腐花攤位,蒸騰熱氣裹著醇厚豆香在空氣中打轉。攤主“蘇蘇”說,老無錫攤主常講“磨得細,漿才醇”,制作時先選本地新鮮黃豆,充分浸泡至圓潤飽滿,再用石磨細細研磨。生豆漿需經紗布反復過濾,隻留細膩漿液,隨后倒入大鐵鍋熬煮,過程中要不停攪拌防糊底,直到豆漿泛起細密泡沫、豆香飄滿半條街,才算煮好。

調味上,無錫人偏愛咸鮮口,選本地釀造生抽,鮮而不咸﹔淋一勺香油增香,撒切碎的本地榨菜與干蝦皮提味,最后加蔥花或香菜點綴。入口時,豆腐花軟嫩化渣,咸鮮款顯食材本味,甜款帶江南溫潤,滿是無錫煙火氣。

最關鍵的是“點鹵”。無錫豆腐花慣用石膏點制,石膏水分多次少量淋入熱豆漿,邊淋邊輕攪,待豆漿凝結成絮狀,蓋鍋燜三五分鐘。揭蓋后,雪白豆腐花質地格外軟嫩,盛在粗瓷碗裡顫巍巍卻不散,勺子舀起還能拉絲——這便是老無錫人認可的“好花”。“這道美食不僅展現了無錫的傳統工藝,更讓人感受到了濃厚的煙火氣息。”“蘇蘇”說。

常州恐龍城迪諾水鎮,龍潭路化身“江蘇美食宇宙”,海棠糕、沁爽綠豆湯、徐州燒烤、龍城特產大麻糕、靖江特色肉腸、鎮江鍋蓋面……一張嘴吃遍江蘇。

在熱鬧的市集裡,“吳門德仁軒”攤位前總是排著長隊,這裡售賣的海棠糕是蘇州市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據攤主吳德新介紹,制作海棠糕,步驟頗為講究。首先要准備好面糊,將面粉、雞蛋等原料按比例混合攪拌,使其細膩均勻。接著,把特制的模具加熱,刷上一層油,防止面糊粘連。然后倒入適量面糊,放入餡料,餡料通常有豆沙等,口感綿密香甜。再繼續倒入面糊覆蓋餡料,撒上芝麻、瓜仁等配料,增添風味與口感。最后經高溫烤制,待表面呈現出誘人的金黃色,散發著濃郁香氣時,海棠糕就制作完成了。

海棠糕有著獨特的特色,外觀形似海棠花,精致美觀。剛出鍋的海棠糕外皮酥脆,輕輕咬上一口,發出“咔嚓”的聲響。內裡的餡料軟糯香甜,與外皮形成鮮明的口感對比。那濃郁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回味無窮。

對於許多當地人來說,海棠糕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承載著童年回憶的味道。小時候,跟著長輩在街頭巷尾穿梭,總會被那飄香的海棠糕所吸引,吃上一個便滿心歡喜。如今一口咬下,能嘗到“小時候的味道”,喚起人們的美好回憶。也正因如此,它備受喜愛,一天能賣出五六百個,成為市集上的熱門美食。

市集裡的特色飲品同樣人氣十足,為游客送上清爽滋味。

在常州恐龍城迪諾水鎮市集,“手打檸檬茶”攤位擺放著各類新鮮水果與制作器具,旁邊還有裝飾的花朵和可愛玩偶,為這杯清爽的檸檬茶增添了不少吸引力。

攤主小何笑著告訴記者,為了做好檸檬茶,小何專門前往廣東學習制作技藝。回來后,她又結合當地人口味進行改良。制作中,選用的是原產地檸檬,而在糖的選擇上,一直堅持用蔗糖。她解釋道,如果用果糖,可能就壓不住茶的澀味,也提不出來檸檬的香味。

這幾天茉莉綠茶特別受到游客青睞,小何解釋,“綠茶比較百搭,可以配各種新鮮水果一起做,能碰撞出豐富又清新的口感,所以很受大家喜歡。”據介紹,假期這幾天游客很多,一天能賣100杯左右。

“市集本質是人們對‘鬆弛社交’和‘戶外體驗式消費’的需求集中爆發,因此也成為假期城市‘打卡新地標’。”熙南裡山海經市集負責人聶毅寧解釋市集火爆的原因,“市集把娛樂、親子、社交、打卡等需求打包在一起,提供了一站式的假期解決方案。比起商場的傳統封閉空間體驗和線上購物的冰冷,市集的露天環境、手作攤位、現場演出更有煙火氣,能讓人脫離日常高節奏生活的緊繃感。同時,市集的‘限定感’也很關鍵,比如本次十多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加入,以及皮影戲等傳統技藝的展示,是隻在十一期間才能體會到的獨特項目。這種稀缺性會刺激游客的參與欲,加上容易出片的場景設計,又能通過社交平台二次傳播,進一步帶動人氣,為城市文旅融合大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楊民仆)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責編:黃竹岩、趙登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