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個月江蘇淮安經開區多項經濟指標全市第一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江蘇淮安經開區規上工業總產值560.22 億元,同比增長11.2%,總量全市第一﹔外貿進出口185.2 億元,總量全市第一﹔限上貿易額增幅達95.4%,增速全市第一。
8月20日,鵬鼎控股淮安園區總投資80億元的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項目開工。鵬鼎控股自2006年落戶以來,累計增資至270億元,年產值從1億元升至超150億元。“政府的務實作風是我們持續投資的關鍵。”鵬鼎控股董事長沈慶芳說。據了解,為推進這一新項目,淮安經開區以“五個一”挂鉤機制配備服務專班,區主要領導定期協調解決堵點問題,一周辦結用地協調、環境容量審批等前置事項。
流程優化是提升服務效率的關鍵,淮安經開區在全市首推“竣工驗收即領証一件事”改革,將12天辦理流程壓縮至1天﹔對億元以上項目實行代辦制,通過容缺辦理減少企業 “跑腿”次數。同時,超前規劃污水處理設施、人才社區,累計解決供電擴容、物流配套等項目難題200余項。
除了高效服務重大項目,當地對本土企業的成長同樣給予全周期護航。今年5月,該區企業漢邦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在企業上市沖刺階段,當地搭建了“1+N”幫扶體系,以區財政局為牽頭單位,聯合11個部門組建服務專班,主動上門對接需求並開辟“綠色通道”,實現子公司注冊1天辦結、項目備案3天完成,15個工作日集齊全部合規証明,效率提升80%以上。“全鏈條服務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漢邦科技黨支部書記、董事、副總裁沈健增說。
從單個項目服務到整體生態構建,淮安經開區持續將服務經驗轉化為長效機制。該區通過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從“流程繁、體驗弱、協同難”向數字化、智能化、人性化轉型,推動多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開工即提速”:韓電集團江蘇七星電器項目21天完成簽約,目前廠房全部封頂,部分車間進入試生產,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20億元﹔江蘇昱升、格菲林項目“洽談即簽約”,現已正式動工﹔以百億閩瑞為鏈主的衛材產業鏈快速崛起,形成串珠成鏈的發展態勢。
9月7日,在2025年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大會上,淮安經開區憑借《乘“數”而上 “智”惠民生》實踐,獲評2025年度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百佳案例。“政務服務轉型既是入選百佳案例的核心,也是我們吸引企業扎根、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淮安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杭衛東 唐筱葳 陳向瑾 張從維 王俊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