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青春華章︱從打漁到護江,楊金海繪出江豚“生活地圖”

任曉燃 徐晨曦
2025年10月13日08:1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九年來,從捕魚到護豚,從索取到守護,我的日子就像江水一樣越來越有盼頭。”

南京江豚巡護員楊金海在江邊長大,做了半輩子漁民。“小時候,父母劃船時,江豚就在船邊游,連它們的呼吸聲都能聽見。”他回憶說,那時江豚是漁民眼中的“吉祥物”——它們圍圈捕食處,漁網一圍能捕上千斤魚。偶爾誤捕江豚,大家也會小心放生。“我曾親手把小江豚送回長江,它搖晃著腦袋游走的模樣,到現在都忘不了。”

后來,隨著過度捕撈和生態惡化,江豚漸漸沒了蹤影,有時整月整月都難見著一次。漁獲量也跟著減少,漁民的日子越過越緊巴。

轉折出現在2016年。當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生態修復啟動,漁民“上岸”的號召響起。

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海大學舉行,楊金海現場講述。主辦方供圖

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海大學舉行,楊金海現場講述。主辦方供圖

望著熟悉的江面,楊金海一度茫然:不打漁,自己還能做什麼?就在退漁后不久,聽說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招募巡護員,他眼前一亮——自己熟悉水情江道,這工作簡直是為自己量身打造。他不僅第一個報了名,還拉上幾位漁民兄弟一起加入。

“楊金海,你打漁還行,巡護能行嗎?”面對質疑,楊金海鐵了心。此后,他從不缺席每一次培訓,聽專家講解江豚的生活習性,學習用望遠鏡觀測、用文字記錄江豚活動狀態,甚至掌握了江豚急救技能,一步步從漁民向專業巡護員轉變。

楊金海所在的南京江豚救護隊目前有6名隊員,負責浦口長江段的巡護。“每天早上8點出門,帶著盒飯巡護,一直觀測到下午5點。”他說。

今年是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漁第五年,生態修復的成效逐漸顯現。“這幾年,江水是真的活過來了!”楊金海難掩激動,如今江豚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他還親眼見過小江豚跟著媽媽,在江裡慢悠悠游弋的溫馨畫面。

打漁為小家,護江為大家,楊金海覺得自己的身份轉變很值得。從南京長江大橋到聞濤廣場,再到三橋濕地公園,他常手持望遠鏡,仔細記錄江豚出現的時間、地點、數量,及時發到工作群,和其他點位對照,一點點畫出江豚“生活地圖”。

走在江邊,常有市民湊過來詢問江豚近況和觀測技巧,楊金海總會耐心解答:“三橋濕地公園到聞濤廣場這段,江豚出現比較頻繁”“一般退潮的時候,江豚才會來覓食”“要是看到小江豚,附近肯定有大江豚出沒”……談起這些,他如數家珍。

現在越來越多人關注江豚保護,這是楊金海最高興看到的。“真心希望更多人加入,共同守護母親河!”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