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本科生憑四類創新成果可替畢業論文
原題:南航打破“唯論文”桎梏,賦能青年創新力
本科生憑四類創新成果可替畢業論文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布《關於開展本科生高水平創新成果替代畢業設計(論文)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2026屆本科畢業生可申請用高水平競賽獲獎、創新實踐項目結題、學術論文發表、發明專利授權四類成果,替代畢業設計(論文)。
根據《通知》,可申請替代畢業設計(論文)的創新成果須為該校本科畢業生(含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在校期間獲得,且成果第一完成單位須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申請學生須為成果核心完成人,僅承擔資料收集、數據錄入等輔助性工作的成果不予認可﹔成果須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科學研究或工程實踐獲得,完整包含問題分析、調查研究、方案設計、論証、實施等過程,能體現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且符合本專業核心培養目標。與專業無關、單一技能簡單應用獲得的成果,不納入替代范圍。
《通知》規定,教務部組織專家評審組,採用現場答辯形式進行校級評審,原則上答辯通過率不超過2/3。答辯專家將圍繞“成果與專業的關聯度、學生對成果的貢獻、成果創新性與價值、《替代報告》質量、答辯表現”五個維度,綜合評定替代結論和畢設成績。
答辯通過的學生,直接獲得畢設相應學分﹔答辯未通過的學生,須在學院指導下,按2026屆畢設常規流程開展后續工作,確保按時完成畢設。
南航的改革並非孤例。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國內多所高校已開啟“破唯論文”探索,形成“學術、實踐、創作”等多賽道並行的畢業模式。早在2019年,南京審計大學就發布了《南京審計大學本科生採用創新創業項目替代畢業論文(設計)管理辦法》,指出學生在校期間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出版著作、學科競賽獲獎、主持省級(含)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結題成果、專利作品(含軟件著作權)等科研作品或創業實踐項目等,若與申請者所學專業相關,即可用於替代畢業論文(設計)的創新創業項目。
有觀點認為,這一政策為本科畢業考核提供了更多元的路徑,也呼應了近年來高等教育界對本科畢業論文存廢與改革的持續討論。專家表示,許多應用型、工程型專業的學生,其核心能力本不在於撰寫長篇大論,而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多元評價標准代替學術論文的唯一標尺的意義在於,它承認了人才類型的多樣性,為在特定領域展現出卓越才華的學生開辟了一條更具針對性的考核路徑。(楊甜子)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