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累積“信任票”,江蘇鍛造外資“強磁場”

2025年10月29日06:59 |
小字號

原題:累積“信任票”,江蘇鍛造外資“強磁場”

江蘇是我國對外開放前沿和外資集聚高地。“十四五”以來,江蘇外資規模始終保持全國首位,近4.3萬家外資企業以近1%的戶數佔比,貢獻了46.6%的進出口額、19.2%的綜合稅收和8.4%的城鎮就業。世界500強企業中的408家在江蘇投資。2021年至2024年,全省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37.4億美元,佔全國比重達16.2%。隨著一系列穩外資政策的落地落實,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江蘇投下“信任票”。

量質齊升 優質外資項目再添新果

作為對外開放前沿和外資集聚高地,江蘇通過加大引資穩資力度,打造外資企業深耕發展的“強磁場”。2025年以來,德國、日本、瑞士等對江蘇實際投資增幅均超過90%。10月21日,德國零售品牌奧樂齊(ALDI)與金鷹國際集團在南京市金鷹世界G酒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也是奧樂齊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首次與大型商業集團簽約戰略合作協議。根據雙方已確定的首批合作項目布局,奧樂齊將入駐金鷹國際集團旗下南京仙林店,未來還將與金鷹國際集團在華東其他城市的商業體陸續開展合作。“奧樂齊始終致力於為消費者帶來‘好品質,夠低價’的社區購物體驗。同時,我們也以扎實的步伐,積極拓展門店網絡。此次戰略合作對雙方都具有裡程碑意義。我們將攜手一起為華東零售市場注入新動能,並探索連鎖零售與商業地產合作的新路徑。”奧樂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佳說。

對奧樂齊而言,此次合作標志著其從單點拓店向區域協同深耕的戰略全面升級,進一步推動奧樂齊將高質低價的消費體驗高效地帶給江蘇市場的更多消費者。記者注意到,自2019年入華以來,奧樂齊長期在上海扎根。今年4月,奧樂齊蘇州無錫雙城雙首店同時落地,隨后,奧樂齊便開啟了在江蘇市場擴張的步伐,目前省內已有近10家門店開業。為何選擇江蘇市場?奧樂齊方面對記者表示,這不僅是因為基於多年的本土布局,奧樂齊能快速實現對江蘇市場的供應鏈和物流配送網絡的有機覆蓋,更離不開近年來江蘇各地政府紛紛倡導首店經濟,並不斷加大對首店入駐品牌的支持力度,讓品牌進軍江蘇的信心不斷增強。未來,奧樂齊將繼續堅持“好品質,夠低價”的經營理念,以首店經濟為載體為江蘇零售生態注入活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質低價的產品和購物體驗。

近年來,外資在江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等領域,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關鍵轉變。數據顯示,2021—2024年,江蘇累計吸引制造業外資375.8億美元,佔比36.2%。今年5月,總投資4.75億美元的阿斯利康無錫小分子藥物新工廠開工。新工廠將裝備兩套前沿的片劑連續制造工藝設備和七條可持續藥品包裝生產線,主要生產阿斯利康在研管線中的心血管創新藥,預計於2028年第四季度投產。和阿斯利康一樣,基於無錫堅實的產業基礎,盛合晶微、SK海力士、健適醫療等一大批外資企業圍繞打造先進產業鏈和升級創新鏈,持續在錫投資。今年上半年,無錫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8.6億美元,佔全市比重39.1%,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領域。

能級跨越 為地區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在江蘇,外資不僅是經濟增長的貢獻者,更成為產業升級的“加速器”。不僅是簡單的產能布局,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研發中心、區域總部甚至全球核心業務向江蘇傾斜。“十四五”以來,江蘇認定128家外資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累計總數達423家。

1994年,博西家電進入中國市場,通過深化投資與本土化布局,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市場最大的外資家電制造商。其中,博西家電在江蘇生根發芽的歷程,更是企業通過長期深耕實現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客戶服務等全價值鏈建設的生動寫照:1997年,在南京成立銷售公司﹔2004年,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1.8億美元,建成了集生產、研發和物流於一體的家電園﹔2010年,在南京設立了中國地區總部,成為南京市第一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也是江蘇省首批跨國公司總部﹔2011年成立博西家電中國研發中心﹔2020年,正式啟用投資4億元人民幣建成的中國新研發中心,這也是博西家電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博西家電中國研發中心能級提升為全球研發中心。“全球研發中心的啟用,使得博西家電極大地增強研發能力的同時,能夠更快地響應中國市場的需求,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落地應用。”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宋凜冰說,通過深入洞察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廚房環境,博西家電進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創新,比如解決中式烹飪重油污問題的立體無阻強力去污產品、適應中國家庭的餐具使用習慣的中式碗籃等。未來,博西家電將深度融入本地創新生態體系,推進技術共研、人才共育、生態共建,持續深化合作。其中在技術創新領域,將依托位於江蘇的全球研發中心的創新引擎地位,重點推進中國本土創新產品的研發和落地,加速如“深層淨洗”“活氧空氣洗”等創新技術的全球化應用,並通過與東南大學等頂尖院校的產學研協同,共同探索智能傳感與可持續材料的前沿課題。

不久前,來自瑞士的羅氏診斷宣布在蘇州投資3.8億瑞士法郎,建設全新的試劑及儀器設備生產和研發基地。這是羅氏診斷在華最大的單筆投資項目。“我們將通過持續投入本土創新,完善產業鏈與建設基礎設施,不斷拓展我們在中國的產品管線。”羅氏診斷亞太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總經理藍凱瑞說。據統計,截至目前,蘇州經認定的外資研發中心已達317家。蘇州商務部門對外商投資項目實施“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務,並引導一批外資企業向“制造+研發+服務+總部”轉型。今年前8個月,蘇州實際利用外資52.08億美元,同比增長4.8%。

筑牢保障 讓外商在蘇發展“高枕無憂”

五年來,江蘇不斷出台完善一系列穩外資政策文件,為外資企業扎根江蘇吃下“定心丸”:2022年,省商務廳印發《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支持外資企業長期扎根江蘇發展﹔2024年1月,《江蘇省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條例》正式施行,在完善投資促進機制、強化外商投資權益保障、優化投資服務等方面作出針對性制度設計﹔同年,江蘇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若干措施》,從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提出28條具體舉措﹔今年,《江蘇省2025年穩外資若干措施》出台,從深化重點領域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提升開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等多個維度發力,為吸引優質外資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在華歐盟企業的獨立官方代言機構,中國歐盟商會是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見証者、參與者與受益者。中國歐盟商會南京分會深耕江蘇多年,同樣見証了本地日益開放、高效與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五年來,會員企業普遍感受到政府服務的務實與高效,特別是在外籍人士便利化、綠色能源獲取、行政檢查等方面進步顯著,增強了我們在蘇發展的信心。比如,在涉企行政檢查方面,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和江蘇省配套實施方案的出台,企業普遍反饋各類檢查已顯著規范。”中國歐盟商會南京分會總經理游海燕告訴記者,期待並相信江蘇省將繼續打造高效、科學、規范、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讓企業能更安心地專注生產經營。

2012年,德國斯圖加特展覽集團落地南京,與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合資成立南京斯圖加特聯合展覽有限公司。在江蘇投資落地后,公司在中國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國際品牌活動及重要會展項目,涵蓋工業解決方案、汽車動力系統、跨境技術、文化交流、職業教育、智慧倉儲物流、先進制造、燃料電池及氫能等領域,促進了中國企業國際化展示,加強了中國企業與國際企業的技術與商務合作,特別是與德國乃至整個歐洲企業的合作。“公司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江蘇優越的區位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一流的營商環境,以及本地政府的高效支持與會展配套設施的完善。”南京斯圖加特聯合展覽有限公司政府事務總監張文艷告訴記者,未來,公司將強化橋梁作用,利用自身中德合資優勢,更好地連接中國與歐洲市場,服務江蘇更高水平開放。(周凱航)

來源:江蘇經濟報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