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推動用藥安全便捷“一體化”升級
原題:從集中審方到共享藥房、網約藥師
江蘇推動用藥安全便捷“一體化”升級
藥品服務是基層醫療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群眾就醫體驗與用藥安全。近年來,江蘇聚焦基層藥學服務資源不均、效率不高、信息不通等痛點,以區域創新實踐為抓手,推動藥學服務“一體化”升級,為群眾打造更優質、便捷、安全的用藥環境。
審方中心把關,
筑牢基層用藥“安全線”
“你有新的門診處方,請及時處理……”走進鹽城市亭湖區醫共體區域審方中心,審方管理平台實時顯示當日總處方審核情況、醫生工作量統計、藥師工作量統計等審方動態。患者就診后,醫生開具的處方將被實時傳送至該平台。經系統自動審核、藥學專家審核兩道程序,合格的處方方可進入配藥流程。
該中心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啟用,依托智慧用藥系統實行處方前置審核,確保群眾用藥安全、有效。在有效降低臨床用藥風險的同時,實現了用藥方案的精准優化。
“我們遴選了一批以醫共體牽頭醫院審方藥師為主、基層醫療機構審方藥師為輔的審方藥師團隊,採用‘系統+人工’雙重審核的模式對處方進行前置審核,最終形成‘合理、警告、攔截’三級警示分級。”亭湖區人民醫院藥學部審方藥師王行向記者介紹了一則典型案例,“醫生誤將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用法錯寫為靜脈注射,系統預警‘給藥途徑’錯誤,審方藥師及時提示臨床醫生對處方進行了調整。”
江蘇省衛健委2024年發布的《關於加強縣域醫共體藥學服務能力建設的通知》明確要求,每個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需建設審方中心,整合藥學資源,實現處方集中審核和點評。截至目前,全省已有鹽城、蘇州、無錫、南通等多地完成試點。
“審方中心打破傳統醫院‘各自為戰’的處方管理模式,通過整合藥學資源,依托醫共體信息平台,構建起覆蓋全區域的處方前置審核協作網絡,為醫共體成員單位提供統一的處方前置審核標准和技術支持,推動基層藥學服務同質化發展。”鹽城市亭湖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中心已接入全區15家公立基層醫療機構每天處方開具情況,平均每天審核處方數近5000份,處方總體合格率達99.92%。
事實上,鹽城在基層集中審方領域的探索早有先例,東台市區域審方中心於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是全省首個實現區縣級全覆蓋的大型區域審方項目,為區域基層用藥安全構建了更為完善的保障網絡。
該審方中心目前配備10余位專業藥師,對全市435家醫療機構2496名醫生每天開具的處方,實現每方必審、每方必查。“合規處方系統自動通過,存疑處方將被攔截,由藥師人工判斷,再進入收費環節,從而保証每張處方不多開、無錯方。”東台市區域審方中心總藥師崔俊麗說。
東台市的成熟實踐為鹽城市基層集中審方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此基礎上,全市醫共體審方服務持續提質增效。2024年,鹽城市通過醫共體“十張網”為基層集中審方1187萬份、處方合格率95%以上,為基層配送藥品1.9萬次。
共享藥房提速,
實現基層取藥“跑一次”
在家門口社區醫院問診開方,完成結算,處方信息便實時線上流轉至淮安市中醫院共享中藥房。共享中藥房內藥師即時收到短信審方提醒,通過系統即可完成審方、打印處方等操作,患者在家很快就能收到送藥上門的快遞。在淮安,數智共享中藥房試點工作已開啟,徹底打破了傳統“排隊等藥”的模式。
“上午在社區開藥,下午在家就收到了熬好的中藥。藥還熱乎乎的,太方便了!”62歲的李阿姨通過市中醫院數智共享中藥房拿到中藥時,忍不住夸贊道。
淮安市中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於麗介紹,在日常工作中,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中藥飲片品種配備不足、質量管控不統一、存儲條件不達標、配藥代煎服務不規范等問題。今年3月起,淮安市中醫院與清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閘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數智共享藥房試點工作。
為了方便患者,淮安市中醫院為共享中藥房開通綠色通道,共享中藥房處方實現“優先審方、優先調配”,調配復核無誤后立即送煎藥室優先煎煮。此外,醫院還與快遞公司合作,讓群眾輕鬆享受“處方線上流轉,良藥精准送達”的便捷體驗。這一模式不僅打通了中醫藥服務的“最后一公裡”,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中醫、放心用中藥,更通過質量同質化、流程標准化保障臨床療效。
這種模式能極大緩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壓力,如中藥飲片的存儲對溫濕度、避光、防虫蛀等條件要求較高,基層機構若單獨建設符合標准的存儲庫房,需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如恆溫恆濕櫃等設備,需配備專業人員管理,一旦存儲條件不達標,可能導致飲片受潮、霉變,影響藥效甚至產生安全風險。數智共享藥房的出現既減少基層機構的硬件投入和管理成本,又能確保飲片存儲全程合規,避免因存儲不當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用藥安全隱患。
通過半年多的試點,未來共享藥房要繼續向村衛生室等最基層單元拓展。從現實需求看,村衛生室作為服務農民健康的“最后一公裡”,對便捷、優質的中醫藥服務需求極為迫切,數智共享藥房恰好能通過資源整合與技術賦能精准補位。
家庭藥師也能網約,
服務更加個性化精准化
記者走訪中發現,各地在提升基層藥學服務的過程中,進一步聚焦“人”的需求,向個性化、精准化延伸。
家住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的李大爺,常年受多種慢性病困擾,每日需服用6種藥物。近日,醫生結合他的健康狀況調整了用藥方案,因李大爺曾有記錯用藥劑量導致低血糖的情況,遠在外地的兒子李先生通過“江北網約家庭醫生”小程序為父親預約了家庭藥師服務。盤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藥師鄧瑾接單后准時上門,為李大爺梳理用藥清單、指導正確服藥方式。
如今,在南京江北新區,像李大爺這樣通過“網約”享受專業藥學服務的居民越來越多——江北新區創新推出的“網約家庭藥師”模式,正以“線上預約、線下上門”的便捷方式,打通居家用藥服務的“最后一公裡”。
為保障服務質量,新區對上門藥師資質嚴格把關,所有服務藥師均需通過江蘇省家庭藥師資質或江北新區家庭藥師資質考核后方可上崗。藥師上門后,不僅會提供用藥咨詢、制定個性化用藥方案,還會幫忙整理家庭藥箱、處置過期失效藥品、更新用藥檔案。
除了上門服務,“網約家庭藥師”模式還延伸出個性化、多元化的用藥科普服務。“我們希望通過‘網約+科普’的組合拳,讓合理用藥理念走進更多家庭。”鄧瑾表示。
在南京,患者跨院就診時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擾:在一家醫院的用藥信息,到了另一家醫院往往查不到,只能靠自己口述回憶,很容易出現信息偏差,給后續診療帶來不便。為解決這個問題,南京市江寧區正探索搭建“雲藥歷”藥學服務項目。
“‘雲藥歷’的核心是依托互聯網醫療架構,把不同醫療機構的藥物處方信息打通,讓信息能互通起來。”該項目負責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顧凱介紹,“雲藥歷”能完整回溯患者的用藥歷史,避免信息遺漏,“這樣醫生給患者調整后續用藥時,就能更科學、更精准。”此外,“雲藥歷”會和醫院處方自動關聯,不管是患者,還是醫生、藥師等專業人員,都能通過對應的端口查詢用藥信息,讓用藥管理更高效透明。
據了解,“雲藥歷”是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現有合理用藥智慧化系統基礎上拓展的,目前正選取醫聯體內的一家社區醫院作為試點,逐步推進系統架設。“各家醫院的信息系統都不一樣,要實現不同醫院信息接口的對接,就要不斷優化磨合底層架構。”顧凱坦言,目前“雲藥歷”還處於測試階段,后續將同步信息化發展節奏,拓展到更多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更好地服務患者。
在破解資源不均、效率不高、信息不通等痛點的路上,基層藥學服務始終以群眾需求為錨點,在機制創新、技術適配中不斷試錯迭代,讓優質、安全、便捷的用藥服務真正扎根基層末梢、惠及更多群眾。(王甜 蔣明睿)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