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小課堂”聯動“社會大課堂”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打造校內校外思政育人矩陣
系統開發博物館裡的思政課教學模塊、打造“紅途研學”育人品牌、自建黨史VR體驗館……近年來,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立足地方文化“富礦”,以“館校融合”為關鍵突破口,深入開展“博物館裡的思政課”活動。
據了解,該校充分發揮作為揚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牽頭單位的優勢,緊密聯動揚州市各類博物館、紀念館、揚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等優質資源,組織學生開展沉浸式現場教學。通過深挖運河文化等千年文脈,讓歷史文物“開口說話”,並將其轉化為鮮活的思政教材,成功打造了一條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大中小學的“思政育人鏈”。
館校融合:激活文物資源的“育人密碼”
“這把唐代銅尺不僅是度量工具,更是中國古代標准化進程的無聲見証。”在揚州雙博館,思政教師張慧向學生們進行相關介紹。據悉,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已與當地多家文博機構共建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系統開發博物館裡的思政課教學模塊,讓博物館裡珍貴藏品煥發新生,成為思政課堂的“活教材”。
“時空對話”教學是該校思政課的特色標配。“運河不僅是水路,更是解碼中華文明、理解中國道路的關鍵鑰匙。”活動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吳美玉手持清代漕運地圖,引導軌道交通專業的學生對比古今物流體系。當電子屏上“京杭大運河”的古老航道與“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的立體網絡交疊呈現,青年學子們深刻感悟到“交通強國”戰略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時代使命。
“每一件文物都是天然的教具,每一個理論點都需要堅實的現實錨點。”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介紹,學院已建成包含近百個本土化案例的教學資源,確保理論講授“有血有肉”,直抵人心。
該校黨委副書記張進林表示:“用好用活地方文化資源,特別是大運河這一‘活態遺產’,是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的重要支撐。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在古今輝映中筑牢學生的文化自信根基。”
一體貫通:打造“紅途研學”育人品牌
在郭村保衛戰紀念館的烈士浮雕前,一堂跨越時空的思政課正在進行。該校馬院教師李麗娜帶領學生,仔細辨認浮雕中軍民並肩作戰的細節。“這處雕塑傳遞的就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內涵,如同思政教育,貴在春風化雨、鑄魂育人。”她結合展陳實物,生動闡釋革命文物背后的信仰力量與家國情懷。
這是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省級示范項目——“紅途研學”工程強化紅色基因傳承的常態縮影。
在揚州市委宣傳部和市教育局的統籌指導下,由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開展的“紅途研學”工程,精心繪制了首批20余條路線圖,層次分明。面向小學生通過紅色故事講述等形式,在童聲中播種紅色基因﹔針對中學生結合本地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等場所,開展實地歷史調研,深化愛國教育﹔服務大學生的“紅色精神賦能行動”,則組織青年學子通過開展老兵尋訪等,實現紅色傳承與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
今年9月,該校還舉行了揚州市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創新構建“一主兩翼三化四鏈”教學模式,重點打造的“校地聯通、教學貫通、研究共通、資源融通、特色相通”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做法被深入研討和推廣。與會教師說:“從‘各自為戰’到打破‘圍牆’,是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必須邁好的第一步,小學屬於啟蒙階段,應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體驗機會﹔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逐漸形成,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大學是發展探究能力的關鍵階段,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薛冰表示:“打破學段壁壘,構建貫穿學生成長全過程的思政育人體系,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學校開展的紅途研學、運河思政等活動正是在‘大思政’格局下進行的有益探索。”
實踐育人:從文化自信升華為行動自覺
“上節課還在學校的VR設備中感受紅色信仰力量,下節課就跟著老師來到鄉村實地創作牆繪服務振興。”這樣的實踐教學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已經成為一種育人自覺。
據了解,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品牌矩陣,用“社會大課堂”的做法生動折射出思政課校內校外“雙循環”的鮮明特色。學院自建的黨史VR體驗館,年均開展授課近千人次,讓革命文化觸手可及﹔而遍布校外的“紅途”研學實踐基地,則確保“行走的思政課”每年覆蓋近4000名學生,實現知行合一。
在江都許曉軒故居的石榴樹下,思政課教師帶著學生集體誦讀“獄中八條”﹔在高郵的侵華日軍向新四軍投降處舊址,師生在“追憶之痕”共同追尋抗戰足跡,凝聚奮進力量﹔在江都水利樞紐,學生們在思政教師的帶領下感受感悟水利人的奮勇拼搏和江淮明珠帶來的諸多成效﹔在基層立法聯系點,師生們翻閱社區居民的“電梯加裝意見簿”,親身參與“基層民主”的生動實踐,積極建言獻策﹔在廣袤的鄉村振興一線,學生們的牆繪設計美化鄉村、電商助農項目賦能產業……“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模式,讓思政教育真正扎根中國大地,讓廣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融入時代發展。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倪永宏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融合互促,不斷拓展思政育人的廣度和深度。讓千年運河文脈的精華滋養青年學子的理想信念之魂,用新時代偉大實踐的源頭活水澆灌他們成長成才的沃土。” (吳美玉 孟躍)
來源: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