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指標全國第一 江蘇晒"十四五"文旅發展成績單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劉益佳攝
人民網南京11月11日電 (劉益佳)“江蘇文旅產業已由‘拼資源’轉入‘比內容’、由要素驅動轉入創新驅動的新發展階段。”江蘇省文旅廳廳長楊志純11日在江蘇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披露,“十四五”時期,江蘇在文旅惠民、文化傳承、產業融合等領域多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文旅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在文化創作供給方面,江蘇構建全生命周期支持的藝術創作生產體系,實施省舞台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創作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在剛剛閉幕的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上,江蘇省5部作品斬獲文華獎,獲獎數位居全國第一。
公共服務持續升級,江蘇省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雙千計劃”,培育1009支群眾文化團隊、打造1011個城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成1156座小劇場﹔114家公共圖書館、105家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館,數量居全國前列﹔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次數由“十三五”末的4.76人次提升至2024年的7.64人次。
文化傳承發展方面,江蘇目前擁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世界自然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4座,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2項、數量全國第一。“十四五”以來,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取得220余項考古成果,其中5個項目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數量全國第一。全省367家備案博物館2024年接待觀眾超1.39億人次,位居全國第一。
“水韻江蘇”品牌建設持續推進,“十四五”以來,江蘇省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分別增至26家和10家,均居全國第一﹔興化東羅村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實現省內零的突破。
文旅融合推動經濟發展,2024年,江蘇共接待境內外游客10.91億人次,旅游總花費1.34萬億元,銀聯異地文旅消費達6201億元,佔全國比例超10%。在全國率先開展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創成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6家、旅游休閑街區11家,兩項數據均居全國第一。
今年以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火爆出圈。江蘇推出“跟著蘇超游江蘇”跨區域主題線路50多條、特色活動2800余項、惠民措施500余項,形成“賽事引流、文旅留客、消費兌現”文旅體商融合創新實踐。省體育局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1至9月,213項重點監測賽事共帶動客流573.4萬人次,拉動消費35.4億元。
楊志純表示,未來,將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