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人民日報海外版︱VR大空間需要講好故事

2025年11月13日06: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VR大空間需要講好故事(文化隻眼)

尹曉宇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11月13日 第 11 版)

或身臨其境與哪吒並肩作戰,或在圓明園遺址重睹“萬園之園”盛景,或登上鄭和寶船越洋遠航……近兩年來,各大博物館、科技館以及旅游景點陸續推出各類主題的VR(虛擬現實)沉浸式展覽,VR大空間項目正成為文旅行業冉冉升起的“新星”。

VR大空間是VR技術與LBE(基於位置的娛樂)體驗模式的結合,通過720°全景、超清畫質、交互系統,給觀眾帶來“邊走邊看”的沉浸式體驗。在空間敘事裡,觀眾不是隔著屏幕觀看,而是隨著空間的移動,獲得視聽體驗和情緒感受的變化,真正“走入”故事。從這個意義上講,做好VR大空間,講個好故事格外重要。

11月1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11版版面

11月1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11版版面

今年7月,南京博物院推出“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以南博“鎮館之寶”之一《坤輿萬國全圖》為主題。

展覽設計了“觀天下”“涉滄溟”“通四海”3個篇章,包含6幕場景、18個分鏡頭,帶觀眾穿越時空,回到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親歷利瑪竇和李之藻繪制《坤輿萬國全圖》的過程,通過環環相扣的情節設計,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入圖”之旅。有敘事基礎的IP、戲劇化的敘事、嚴謹的學術支撐,讓該展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開展3個月,觀眾體驗超過10萬人次,單日最高體驗達2800人次。

觀眾在南京博物院體驗“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新華社記者 李 博攝

觀眾在南京博物院體驗“觀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間沉浸式展覽。新華社記者 李 博攝

內容的創新、技術的驅動讓國內VR大空間行業快速發展,精品項目不斷推出。然而,行業內也有一些浮躁跡象,在“萬物皆可沉浸”的市場氛圍中,部分場所看什麼火就照貓畫虎,以致出現了一些基本事實不嚴謹、同質化、套路化的低質產品。這類項目一般是一個類似導游的角色,帶著用戶沿固定的動線看2D動畫片,雖然主題不同,但動線卻幾乎一致,本該是藝術享受的觀展,卻成了硬著頭皮看完。

一個好的VR大空間應該提供實物展覽無法帶來的增量體驗,用新技術、新形式講好故事,而不是以VR為噱頭賺取觀眾的一次性消費。行業的長足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精品,隨著版本迭代、更新,吸引觀眾二刷、三刷,從而形成穩定的客群。

目前,盡管不缺自帶流量的IP,但VR轉化仍有不少停留在“場景還原”層面,缺少故事的驅動與情感的連接,變成了一種VR式導覽,不僅縱深感、體驗感不足,技術的加持也成了單純炫技的“花拳繡腿”。

VR、AR等新技術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體驗,人作為VR大空間的感受主體,所獲得的體驗是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交互的產物,除了感官刺激,還要有情緒價值。從這個角度說,好故事仍是這類產品亟需裝入的內核。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