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

連雲港經開區“重器”筑夢向深藍

任曉燃 張瀚天
2025年11月16日07:02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連雲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有限公司智能裝備制造基地。人民網 任曉燃攝

“性能穩定!”連雲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制造中心內,工作人員忙著對一台LNG船用裝卸臂進行出廠前的調試。

去年底,這座智能裝備制造基地在連雲港經開區投產﹔今年6月,由其生產的4台16寸LNG船用裝卸臂在越南蓋梅碼頭完成海外接船“首秀”。“一路走來,連雲港經開區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包括從項目建設過程、技術產品補貼到交流平台推介等多個方面。”該公司生產制造中心總經理黃衛東說。

作為連接海上運輸船與岸上儲罐的“橋梁”,船用裝卸臂用於運輸液化天然氣等流體,對低溫動態密封等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我們的船用裝卸臂能夠保持全程-163℃的超低溫,還應用了智能視覺識別和5G互聯技術,內設緊急脫離裝置,遇故障時可自動斷開。”黃衛東介紹,公司眼下正加緊生產新一批訂單,今年訂單量預計可達3億元。

海洋重器的創新故事,也在江蘇中科能源動力研究中心上演著。

步入該中心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控制室,測試數據曲線實時跳動,這套實驗裝置將支撐我國燃氣輪機的研發,推動實現艦船動力和海上平台能源系統自主可控。

“燃氣輪機大科學裝置功能齊全,在試驗周期、試驗結果、試驗成本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燃氣輪機廣泛用於電力、艦船動力、海上石油平台等領域,是當前規模最大、效率最高、也是最清潔的發電裝備和動力裝置,過去一直被少數國際寡頭壟斷。

在《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裡,“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是16個專項之一。規劃公布后,江蘇省政府與中科院攜手攻關,項目落地連雲港經開區,2020年開工建設,現已進入調試驗收階段。

2025年連雲港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當地將突出海洋經濟能級提升,增強藍色發展新動能,聚焦產業強海、科技興海、生態護海,大力實施“3620”引培工程,推動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

連雲港海洋裝備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用。人民網記者 張瀚天攝

作為全市經濟發展主陣地,連雲港經開區當仁不讓。上半年,由天明集團建設運營的連雲港海洋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建成投用。“我們聚焦海洋裝備核心環節,重點布局海洋探測設備、海上低空飛行器發動機等高端制造領域,目前已有9家企業簽約入駐。”園區負責人盧明華說。

在這裡,兩座龐大的海工裝備專用車間格外顯眼,它們均配備了承重30—50噸的大型行車系統,可完成海上太陽能發電平台底座、海水養殖工船等大型結構件的制造與組裝。

“我們將用好海洋經濟發展機遇,發揮好海洋裝備產業園集聚優勢,加快完善園區配套,加速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連雲港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暉表示,“十五五”期間,當地將持續提升海洋裝備產業制造影響力,重點突破海洋生物醫藥與新材料領域,加快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責編:趙登岩、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