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大“混搭”團隊研發“創可貼” 破解寵物耐藥難題
原題:全球金獎!南工大“混搭”團隊研發“創可貼”,破解寵物耐藥難題
隨著寵物飼養量持續增長,狗癬、貓癬等皮膚細菌感染已成為臨床常見問題,目前通常採取抗生素療法。但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會導致耐藥菌株頻現,治療效果下降,形成“用藥—耐藥—再用藥”的惡性循環。日前,在全球合成生物學頂級賽事——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中,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江凌教授團隊指導的NJTECH-CHINA-A團隊,為解決寵物臨床抗生素耐藥性這一難題提供了新方案,一舉奪得全球金獎及最佳新元件獎。
“就像超級細菌的出現一樣,寵物細菌對抗生素也在不斷‘升級防御’。”江凌解釋道,他們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通過“新型抗菌肽挖掘—經典抗菌肽優化—高效表達體系構建—功能性敷料整合”的全鏈條研究,設計實現寵物皮膚細菌感染的安全、高效治療的寵物抗菌敷料,解決傳統抗生素耐藥性強、抗菌產品成本較高等行業痛點。
“抗菌肽作用於細菌細胞膜,破壞細胞膜,進而使細菌裂解死亡。”團隊指導教師孫楊介紹說,團隊採用的“抗菌肽”是生物體內的小分子肽,與傳統抗生素作用機制不同,其可以通過物理方式破壞細菌細胞膜結構,使其糖、蛋白質等內溶物外泄而導致死亡。“這好比精准打擊,直接擊穿細菌的‘城牆’,而細菌難以通過變異來應對這種物理性攻擊,從而有效規避耐藥性問題。”
據介紹,這支團隊特別“混搭”,涵括了從食品、生工到計算機、機械等學院的師生,有人負責搞技術、有人負責做實驗、有人負責對接需求,硬是把“實驗室裡的想法”變成了能幫助寵物的實用方案。為確保抗菌肽的高效性與安全性,團隊採用“計算篩選+實驗驗証”的雙軌研發策略。干實驗組(電腦裡做設計)組長閆澤宇同學介紹:“我們首先從江凌教授構建的特殊環境微生物菌種基因庫中,通過機器學習篩選獲得新型抗菌肽NJT-LYY-742,同時對已知抗菌肽進行理性設計改造,提升其穩定性和殺菌效率。”濕實驗組(實驗室裡驗証)組長劉和鈺同學補充說,團隊通過大腸杆菌表達系統成功量產抗菌肽。“實驗顯示,僅需3.13微克/毫升濃度,即可有效殺滅常見病菌,其膜破壞機制確保殺菌徹底有效。”
擔任人類實踐組(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組長的楊亦檸同學介紹,光有抗菌肽還不夠,得方便寵物主人使用。團隊又把抗菌肽負載於特殊水凝膠基質中,制成類似創可貼的敷料。“這種材料既能持續釋放藥物,又具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強度,能夠較好地適應寵物皮膚,比傳統藥膏方便多了。”
據悉,iGEM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國際賽事,已覆蓋全球60余個國家。賽事以“用標准化生物元件設計人工生物系統”為核心,鼓勵跨學科協作,結合生物實驗、建模、設計等能力,解決環境、醫療、制造等現實問題,每年都受到《科學》《自然》等頂級學術期刊的密切關注。(謝詩涵)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