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提振消费突破之举为商业松绑 摘掉“城市口罩”

2020年03月16日08:01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为商业松绑,摘掉“城市口罩”

消失40多天的人头攒动又回来了。

服务业占比超过60%,从业人员超过300万,相对其它城市,渡过疫情“风浪”的南京,正在面临另一严峻挑战——城市经济能否快速“摘口罩”。

夫子庙撤了关卡,有的区全面恢复堂食,这个周末,南京提振消费又有突破性举措。多处涌动的人潮再次证明,事在人为,南京城市经济加速回暖。

消费者权益日大发红包

15日凌晨0时开始,超过100万人成功预约南京5000万消费券。“申请成功啦,坐等中签”“能不能吃火锅就看这一下了”……“#南京将发放超3亿消费券#”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到1.7亿,讨论数超过1万条。南京拿出真金白银,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将陆续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

强大的消费能力,是反映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力的标志之一。南京社零总额一直稳居全省首位。去年,南京社零增幅放缓,今年春节又突遭疫情袭扰,拉动经济的消费马车无疑压力巨大。

南京正不断注入消费“强心剂”。这个双休,南京多个区的一把手格外活跃,有的带上父母郊游赏郁金香尝农家菜,有的赶大集买莲藕汁草鸡蛋,也有的到商业街区请客吃饭,以实际行动为经济回暖加把力。

以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为始,南京将开展持续2个多月的“放心出门,安心消费”系列活动,启动全消费领域促销。南京还将通过联手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发放赏花消费券,减免景点门票、周边餐饮、住宿等花费,发放1300万元乡村游消费券等措施,从“吃住行游购娱”上“六请”市民朋友走出家门。

3·15正值周日,南京各区全线出击。在秦淮区夫子庙中心广场,来自新街口、夫子庙、老门东等商圈的1000个商户共同发起总价值亿元的“千店大促销”。秦淮灯会在万众期待中重启,实行“两人同行、一人免单”。在新街口和夫子庙商圈、老门东,消费者与商家的小额消费纠纷可“先行赔付”。

在玄武区1912街区博爱广场,近百名网络大V和普通市民齐聚。该区联合紫金农商银行,为1912街区恢复堂食的相关餐饮企业进行专项授信,1912集团也对商户执行租金“一免两减半”,同时允许延迟交租。1912街区管委会主任李红卫表示,预计20日左右,1912街区所有餐饮将全部开门。

在鼓楼区吾悦广场,多家餐饮企业举办现场试吃活动,红杏酒家、狮子楼等区域品牌和老字号餐饮企业还将在“2020中国南京春季美食节”期间,进行线上预售和现场品鉴。

在浦口区金盛田广场,永辉超市、苏宁电器、万成生态园、西埂莲乡等区内重点企业开展特色菜品宣传推广,从牛奶鸡蛋面粉,到生鲜水果电器,大集应有尽有,人流较密,出现了久违的热闹场景。

城市烟火气缓缓归来

3月15日,老天给力,天气晴好,南京城乡经济出现几大兴奋点。

都市型农业打了一场漂亮先遣战。

浦口永宁油菜花田,前后来了1万人,人头与春光攒动。

溧水梅花山,半天登记了6000多人进山踏春。

溧水傅家边、江宁谷里等地,前去采摘草莓的人络绎不绝,路边的大棚被采空。在江宁谷里花木园,不少城里人开车来买花。花房里到处是戴着口罩选花的人,不乏蹦蹦跳跳的小朋友。一位唐姓摊主忙得不可开交,他说当天上午的成交量大概达到平常的六七成,他感到经济很快就要全部恢复了。

在城里,海底捞限制客流,招待量比平常缩减一半左右,客流爆满。在河西金鹰店,电话预约要提前3天。

除了近年持续走红的海底捞,这两年兴起的人文情调商务茶餐厅也是一枝独秀。南京河西一茶餐厅,二十几间包间,每间只能容纳3-6人,全部客满。

年轻人是最早走出家门的群体。1912街区在闭街40多天后,3月初重新开街,小龙坎和谭鸭血这类小火锅店受年轻人喜欢,生意较好。

玄武区商务局局长魏超介绍,1912街区34家餐饮中,恢复堂食的只有14家,大部分还在观望。商户在资金和用工上都没问题,问题是对市场预期低。

“如果大家都不开门,更没人来!”红公馆1912街区负责人歌子毅然在3月6日率先打开大门。他说,尽管营业额少到几乎可忽略不计,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提供最高标准的服务,用实际行动给市场信心。令他高兴的是,这几天预约电话明显多了。

“疫”仍是罩住城市最大的字。小区封闭管理,进出任何大门和消费场所,都要扫码,测温,还有须臾不敢离的口罩,这些表明城市还在“非常时期”。即便如此仍挡不住城市复苏的活力、虽然还不足以抚平商家的焦虑,但营收一天在比一天好。

3月14日,南京全面推动城市服务业的第一个晴暖周六。下午到夜间正是往常商圈最活跃的时段,记者走马南京主城三大核心商业圈,总体感觉是,城市正在复苏,人流大概达到正常状态下的三成左右,但要回到往日水平,还需加大力度。

下午5点,在南京河西金鹰世界,负一层、一层,可见三五成群的顾客,小餐饮店上座率一般能达到二三成。

傍晚7点左右,在夫子庙景区,每个入口处设卡,每位进入人员要扫码进入或出示“宁归来”“苏康码”,再经红外测温入场。游客大多在道路上闲逛观赏夜景,街面两侧店面,进店消费人员少。在一家小吃广场,一位烤桂花年糕的摊主介绍,往年这个时节,每个周末都是人满为患,有时她一个摊位就能有上万元的营收。当天,她预测,整个店二十多家摊主,加起来也不过是几千元收入。好在夫子庙开放后,人一天比一天多。

晚上9点,在新街口商圈,德基商场内还有不少顾客在购物。一家化妆品的销售人员介绍,往常一个月销售额在130万元左右,今年2月份销售额只有15万元。这几天人多起来,营收也在慢慢增加。而新百营收已回到六成。

3月15日,夫子庙和老门东均撤掉了关卡,当天老门东客流量达到1万,恢复到往年日均客流三成,上个周末只有两千人。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餐饮大店比小店更难。真知味河西店有16个包间,当天有两桌共8人预订堂食。每天店门一开,成本支出就要两万元。南京餐饮协会会长沈加华介绍,南京有五六万家注册餐饮企业,还有7500家团餐(食堂)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80多万人,绝大多数餐饮已复工,日均营收占正常时期的10%-30%。有的店家看到生意不好,为省成本,把刚营业的店又关了。

德天肥牛海鲜火锅总经理刘杰介绍,公司在南京10家店,复工8家,营业额大概是去年同期的20%。复工后,有的门店营业额很少,损失比没有复工时更大。疫情以来,10家门店损失约800万元。他预计从复工到恢复往常营业额,还需40天左右。

鼓楼区水佐岗一家海鲜店暂缓堂食改外卖,为省成本,老板韩女士变成“快递哥”,每天收入两三百块,一家老小生活费有着落了。近两个月里没进账,但店面租金、员工工资、员工宿舍租金等仍要正常支付,每个月成本要3万块。

沈加华等几位餐饮业经营者表示,如果1个半月内经营没有明显改善,有一半多的餐饮将撑不下去。

为消除社会疑虑,大胆进店“吃饭”,南京工商联联合各区工商联向全市企业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眼下多到餐馆吃饭,鼓励大家多晒吃饭照片,多拍吃饭视频。

为300多万人站台“救市”

为拉动城市消费,一向低调内敛的南京“高调”了一回。各级领导踊跃为城市经济站台,备受关注,获点赞无数,开风气之先。

3月9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检查制造业服务业复工复产情况,他坐在夫子庙南京大牌档品尝鸭血粉丝汤的图片刷爆网络。3月11日,南京市长韩立明在书店挑书买书的图片又在朋友圈热传。3月13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和部分人大代表一起逛超市卖菜,排队买网红咖啡。南京的领导接二连三“展示”私人消费,这传递着明确信号,当前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做好防护,市民大可打消疑虑,放心吃,放心逛。

继南京之后,省内苏州、无锡、淮安、徐州等地领导也走向街头,该买买,该吃吃。领导“献身救市”的副产品,是让市民看到本地领导另一面,成为这个春天的独有风景。

“为了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我们倡议广大机关干部近期带头购物消费。”3月11日,南京市秦淮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机关干部带头消费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倡议书》在网上流传。红头文件一出,引议论无数,成为微博热搜。当晚,秦淮区委书记、区长一起来到新街口商圈逛街买衣服、吃火锅,刷微信买单,以实际行动提振消费信心,两人购物涮火锅短视频又成网络热点。

在领导看似轻松的消费行为背后,有着难言的焦虑。据媒体报道,占据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行业,目前的恢复程度不到40%,中国经济仍然处于-20%左右的负增长状态,并且形成将近20%的隐形失业率。

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领跑全省,第三产业占比62%,省内最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有300多万人。秦淮区则是全市第一“消费大区”,占到全市社零的1/6。疫情防控期间,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南京最具人气景区——夫子庙一度暂停营业。今年1-2月份,夫子庙街区客流量比往年减少近七成,营业额减少一半多。春阳煦暖,有店家表示“彻骨的寒冷”,回暖有待时日。

南京江北新区是全省最早恢复小理发店小餐饮小超市等“小营生”的区域,3月13日又发文宣布,除影剧院、公共浴室、线下教育服务机构外,全面放开商业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所有餐饮取消备案管理,一律恢复堂食。电影院等也将在本周有序恢复营业。在更大力度的“开放”举措后,江北新区社区小面馆、面包店包括商业中心又出现排队场景。

“有点怕”拦截消费

耐人寻味的是,在微信朋友圈,有人晒出人流熙攘排队的图片时,常见到下面有留言,“有点怕怕”“可以这样了吗”“再等等吧”……

全城的人再等等再忍忍,有的店就要关了,很多人的房贷车贷就要断供了。

南京德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达平介绍,经常会有顾客提前打电话问,店里人多吗,要是人多就不来了,还会有顾客自带手套和消毒水前来消费。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消费者关心的都是防控,消毒水的味道、服务员戴着的口罩,餐饮企业严密的防控措施无形中又为顾客增加了一堵墙。他说时机未到,公司不会通过促销提升营业额,消费信心来自于消费者本身,消费信心还不足以支撑门店的成本支出。

南京地区新增为零,防控仍是高悬在地方官员头上的一把“剑”。有的区在室外开工仪式上集体不戴口罩,也不敢宣传。一位街道干部在看到领导带头鼓励居民出门消费,表达了他的担忧。“哪怕社区出现一例疑似,小区就要炸锅,既要全面消毒,还要隔离住户,达不到隔离要求,邻居要闹,各种询问排查、上级检查,各种表格,总之我们就要忙翻。”

经营者也有担心。现在复业,既不赚钱还有风险,不如再等等,反正一样是亏。

3月13日,鼓楼区发布“餐饮复业保障险—康保保”项目。为消费者、从业员工、餐饮业主三个客户群提供疫情保险保障,最低保费门槛分别为180元、40元和2000元,如前两者在餐馆被感染,餐馆因有传染风险被关,三者可获最高保险保障分别为1万元、1.4万元和10万元。

参保的南京狮子楼负责人匡庶告诉记者,参保能帮企业规避重大风险。疫情暴发以来,狮子楼只能做外卖业务,营业额同比骤降了八九成,预期亏损三四百万元。近日该店恢复堂食,生意仍大不如前。

鼓楼产业服务集团董事长汪盛齐表示,希望通过“康保保”项目,提振餐饮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已有十余家企业参保。

摘掉城市经济的“口罩”已指日可待。(董 翔 盛文虎 颜 芳 邵 丹 董家训 刘晓明)

(责编:萧潇、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