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海门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2023年10月11日16:42 | 来源:海门日报
小字号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全国首批6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海门区成功入选,成为南通唯一,全省两家上榜单位之一。

近年来,海门大力弘扬张謇先生“艰苦自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找准乡村振兴“文化纽带”和“经济纽带”的融合点,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推动文化传播、文创开发、文化旅游等领域破题破冰、出圈出彩,阔步走上了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文化引领

擦亮“张謇故里”城市名片

漫步青龙港1806景区,见证百年港口焕发新朝气;走进江苏省江海博物馆,追寻千年江海风起云涌的历史;来到张謇生态颐生文博园,品味颐生老窖的醇香……今年6月,由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Go Jiangsu”海外社交媒体外籍粉丝线下行活动走进南通海门,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的外籍友人在这里品张謇文化,赏江风海韵。

“海门是张謇故里,这里留下了张謇读书、生活、创业的奋斗足迹,把张謇在海门的遗存印迹有机串联起来,让我们在轻松惬意的旅程中感悟张謇文化,这实在是非常好的想法。”来自哈萨克斯坦的Diana现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她表示此次海门之行是全新的体验,惊喜满满。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溯源文脉是基础。近年来,海门统筹乡村振兴战略,致力“张謇故里书写更多张謇故事”,创新提炼打造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持续提升“张謇故里·诗画海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其打造成集文化、旅游、教育、农业、工业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IP,全面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征程。目前,张謇人文记忆轴核心项目——张謇故里景区提档工程,张謇青少年研学基地和张謇故居、颐生、青龙港1806景区转型改造,大生三厂文保单位修缮等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研讨等项目建设都已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海门连续8年开展“张謇文化艺术周”活动,举办“新时代视域中的张謇与中国现代化”等系列学术论坛,以张謇故里景区和江海博物馆为主阵地,统筹利用辖区公共文化载体,举办大量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研学旅行、海外游客中华文化感知研修旅行、民营企业家培训等品牌活动,让更多人感悟张謇文化和张謇精神的魅力,全面提升张謇故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创优服务

居民游客共享文化之光

“今年的演出我一连追了好几场,节目形式新颖,演出也精彩,海门之夏真是我们海门人的大福利!”8月27日,在江海文化公园观看悦来镇专场演出的李大爷兴奋地说,这也是今年“海门之夏”暨第七届“江海大舞台”广场文艺展演的收官之场。

2023年,“海门之夏”广场文艺调演活动共在法治文化广场和江海文化公园两个场地呈现了23场群众性文艺演出,上演戏曲、朗诵、歌曲等300多个节目,参演人员2000多人,线下观众超15万人次,为市民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形式多样的“文化盛宴”,在炎热夏夜带来一缕“文化清风”。

“海门之夏”是海门区致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门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5家,图书馆分馆20家,农家(社区)书屋294个,村居文艺礼堂和百姓大舞台159家,已形成以区级“七馆一院”为中心,区镇、村居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设施布局,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海门还开展以广场文化活动、基层文艺展演、精品舞台艺术和“送戏、送书、送展览、送培训”等文化四送为主体,文旅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每年完成送戏300场,送书3万册,送展览50次,送培训2万人次。围绕“张謇故里·诗画海门”主题常态化开展江海文化旅游节、“四季江海”文旅集市、“寻味海门”“厨王争霸”“点亮海门之美”文旅夜市等群众性文旅活动700余项,为居民游客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今年首次举办的“盛放·海门长江口”音乐节、“6·18海门农文旅电商节”和首次发售的“海门文旅一卡通”在居民游客中受到热烈欢迎,线上线下好评如潮。

振兴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破壁出圈

走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常乐镇,尽管暑假出游旺季已经过去,张謇纪念馆、颐生文博园等热门旅游地、网红打卡地依然聚集了不少游客,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主镇区周边的中南、颐生、官公河、八烈等村乘着全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东风,纷纷打造起各自的文旅名片。“现在的官公河村,依托九龙岛文化湿地公园,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产业营业额超过50万元,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村党总支书记黄俊亮介绍。

在东布洲科学城,浓浓的艺术气息赋予这座强势崛起的科学小城独特的人文气质。早在临江新区产业布局之初,文化产业就被视为联结和赋能各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角色,布局于园区风景最秀美的环玲珑湖区域,逐渐发展为文化产业高度集聚的玲珑湾科教文创园。这里重点引入教育科研、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项目圈,业务从最初的动画内容孵化延伸到动画内容制作、动画产业培训再向短视频制作、小提琴制作等不断拓展。近日,玲珑湾科教文创园获评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此前园区已有东娱文化、在想文化两家企业获评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产业是载体。以农文旅产业融合为抓手,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是海门一直在思考和摸索的课题。“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海门加大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打造体现本地元素,独具特色的乡村、工业、研学等旅游业态,丰富文化研学游、生态田园游、休闲度假游、高端商务游等产品供给,推出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文旅产业链。”海门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海门还因地制宜打造“鲜活海门”“海门礼物”等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构建起新的文化旅游服务模式,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今年以来,东布洲市民农庄田园综合体、青龙港1806景区成功入选省级重点文旅项目,在想文化、希诺国潮文创杯壶研发设计、师山文旅商业综合体、东布洲动画创作实训基地等10个项目成为南通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师山广场文旅“running”夜上榜“2022-2023年度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文旅消费热门新场景”。(施莉莉 彭炜峰)

(责编:黄竹岩、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