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更红火 环境更美丽

南京江北新区:“新主城”刷新乡村魅力

2020年05月25日09:35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新主城”刷新乡村魅力

疾驰前行的江北新区,产业高地迅速崛起,城市面貌不断更新。在江北新区近五年的发展成绩单中,乡村似乎不常进入大众视野。事实上,这些散落在新主城之中的乡村已悄然改变。

江北新区定下基调:建设新主城,城要像城,村更要像村。与城市交相辉映,新主城里的乡村魅力十足。

这里的日子很红火

53岁的杨步梅和丈夫张雷,在葛塘街道官塘河村潘庄组经营着120亩家庭农场。3年前接下农场时,杨步梅夫妇接受了村里的建议,走特色种植养殖的经营思路。120亩的农场简单规划,种植优质品种大米、葡萄、草莓、西瓜等,养殖龙虾、螃蟹、鸡、鹅等。

官塘河村位于葛塘街道西北角,竹葛线穿境而过。便利的交通为杨步梅家的家庭农场引来了不少爱尝鲜的城里人。经营农场,杨步梅夫妇几乎一年到头不得闲,草莓季刚结束,龙虾季、西瓜季就接连到来。

去年一年,杨步梅家净收入大约二三十万元,雇的几位工人,也都是村里人,每人一年能拿到4万多元工资。除此之外,每年支付给农民的土地流转金也要比传统种植土地高出一截。

在官塘河村小营组村口,4位裹着头巾的老人正在忙碌着修整绿化带。“孙子大了,在家里闲着无聊,我又上岗了,每月到日子能拿一份工资,我很满足。”年近七旬的老阿姨一边修剪着草坪,一边向记者介绍。

“以前村里的保洁等工作都是外包给别人做,后来有人提出,村里的老人不少,如果他们愿意劳动,何不把这份钱给他们赚。”官塘河村党总支书记王超说,原来,官塘河村成立了南京船王余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雇佣村里的大爷、大妈,让“老农民”成为了“上班族”。

去年夏天,一场“盘城葡萄盛宴”火了,城里人纷至沓来,“盘城葡萄”这张名片被叫响。盘城街道是南京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葡萄节期间,江北新区发布盘城全域旅游规划,签约旅游、养老等多个跨界项目,以葡萄为媒,乡村经济大步转型。

今年,葡萄丰收季近在眼前,盘城葡萄园的“老板”们都悉心呵护着自家果园,等待迎接一拨拨食客的到来。一位采摘园老板透露,已经有老客在询问品种,准备提前预订。

这里的道路很宽敞

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以及江北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官塘河村一举完成了村组内近20条、10.6公里主次道路的黑色化工程;沿着点缀着小花的永渡路蜿蜒向前,抵达盘城葡萄园后,园内道路平整顺畅,前来购买葡萄的车辆基本可以直接开到各个果园门前。

像官塘河村和盘城葡萄园一样,不少乡村的“好日子”都与道路息息相关。

“新江北·新一线”,这是属于江北新区农村公路自己的品牌。品牌背后,是由道路延伸出的乡村发展内涵:创建“生态一线”“智慧一线”“文旅一线”,用“新色彩”“新内涵”“新感知”及“新视野”的“四新方式”打造新区特色“四好农村路”。

大葛线,江北新区“农村公路+产业”示范线,连接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山园区与高唐物流园,形成了研发、制造、运输一体化的生产模式。产业园区的生产效率在提升,周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而沿马汊河而建的头葛线,则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增设慢行步道,搭配运动景观小品,一条风景运动道让农路品牌走进了百姓生活。

2019年,江北新区建成“四好农村路”220余公里,完成桥梁改造3座,全面焕新新区农村公路气质形象,实现了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目标。在今年的江北新区直管区城乡建设计划中,提出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继续完成约64公里农路提升。

这里的环境很美丽

生活在依水而生的乡村是无比幸福的。初夏傍晚,或是沿河岸遛弯儿,或是坐在河边聊天,这是长芦街道滨江村村民最惬意的时光。“以前,村里这条河可没这么美,周边、河里是植物疯长,岸上垃圾也多。” 滨江村党员志愿者陈先河介绍,去年,街道和社区开始组织河道整治,拆除了岸边的私搭乱建,清理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垃圾,现在房前屋后的河流又回到了小时候的样子。

河水重现“美颜”,大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陈先河和一群老党员,当起了民间河长,不少村民也积极加入到整治队伍中,守护家门口这片清澈的河水,变成了一项“全村总动员”的大事业。

近年来,江北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促进水环境整治提升,各级河长要落实巡河工作责任,巡河时要使用河长APP、巡查河长公示牌,针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协调解决。与此同时,新区推动各街道(园区、平台)选聘“民间河长”,让群众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河河有河长,人人管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越来越多像陈先河一样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别看这些东西不是什么大玩意,用起来都是钱,把房前屋后的卫生搞搞好,就可以用积分兑换,真是实惠!”又到了长芦街道小摆渡村环境积分兑换的日子,前来村部兑换生活用品的一位大爷如是感慨。兑换活动现场,村民手拿绿色小册子排队兑换心仪物品。今年年初,小摆渡村试点开展“人居环境积分制评比”项目,村民手中的小册子就是环境“积分卡”,按照相应的积分制度,每月村民可以凭积分兑换一些生活用品。

事实上,这样的积分兑换政策在泰山街道的花旗村、葛塘街道的官塘河村等都有进行,兑换的物品是一些洗洁精、毛巾、洗衣粉等平价生活用品,这种兑换却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责编:耿志超、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