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为基层运转加足动力 保社会稳定有序

2020年06月02日21:21  来源: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聚焦六稳 聚力六保 | 江苏为基层运转加足动力,保社会稳定有序

  交汇点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正常运转,是推动政府履职和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是保民生、惠民生的基本要求,关乎百姓利益,更关乎全局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今年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22亿元,同比下降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191亿元,同比下降0.4%。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强“三保”执行监测……疫情发生以来,我省一系列举措及时出台,补足基层财力,切实兜牢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底线。

  多措并举为基层补足财力,全力兜牢“三保”底线

  保基层运转,就是要补足基层财力,切实兜牢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底线。

  目前,全省上下已积极行动起来,多措并举为基层补足财力。淮安市洪泽区区长邓勇告诉记者,为保证基层运转,该区首先扎实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年度预算编制时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可用财力有剩余时,方可编制其他支出。同时,该区积极盘活沉淀资金,将盘活存量资金列入常规工作,对沉淀资金逐项审核,可以收回的一律收回国库,用于基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另外,洪泽区还每月对实现财力、重点支出进行实时统计,通过分析预测下阶段财政收支中的矛盾,找出解决方法,确保“三保”支出保障不出问题,基层能够正常运转。

  虽然各地都在主动筹备,但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呈下降态势,相反,防控疫情、帮扶企业等需要更多真金白银,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经济薄弱地区收支矛盾更为显著。这些地区基层运转能否保障,尤为关键。

  以徐州为例,一季度,徐州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39亿元,下降1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54亿元,与疫情保障相关的卫生健康支出达到20.8亿元、增长10.3%,徐州财政收支压力较大。

  “为缓解各地因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财政收支压力,确保各市县现有财力能够足额保障基层运转,省财政加大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并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省财政厅有关人士介绍,截至目前,省财政已提前下达市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50.26亿元,其中,苏北占比70%,苏中占比25%;已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31亿元,全部下达给苏北地区。我省加强县级“三保”预算审核,国家标准的“三保”支出在全省各级政府年度预算中均已足额安排。今年起,我省财政部门对县级“三保”预算执行进行监测,每个月都能了解到实际执行情况。总体来看,目前我省各地“三保”预算执行平稳有序。

  “开源”与“节流”并举,积极应对收支压力

  今年以来,全省财政面临减收、增支的双重影响。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22亿元,同比下降9%。支出刚性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各级财政拨付防控经费超70亿元。从预算执行看,全省县级“三保”支出一季度完成1277亿元,占全年预算的26%,略快于序时进度。

  如何确保全年收支平衡?“我省将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省级机关继续带头过‘紧日子’,各单位公用经费在年初预算压减10%的基础上将再统一压减5%。”省财政厅有关人士介绍。

  采访中,也有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为积极应对疫情,购买防疫物资、设置隔离点等额外支出,对于基层而言都不是“小数目”,保基层运转的压力客观存在。

  为此,在“节流”的同时,我省也将大力“开源”,积极应对收支压力。我省将积极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增加税源;同时,调动市县增收积极性,对财政收入规模和增幅大的地区,对其适当加大激励力度。

  一季度,苏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7.5亿元,下降3.7%,收入总量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1.7亿元,增长1.3%。

  “虽然苏州一季度收入受到疫情影响同比有所下降,不过苏州经济苏醒早,经济形势在往好的方向走,相对来说,收支平衡压力小一点,但并不是没有压力。”苏州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石秩星说,“目前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除了民生和疫情防控等支出外,一般性的预算都不追加。同时,加大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支出压减力度,在年初压缩10%基础上再压减5%,把资金使用方向聚焦到保基层运转等重点工作上。此外,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因为疫情,有些项目进度会延缓甚至是削减,我们及时将资金调整出来,用到‘六稳六保’项目上。”

  把钱花到“刀刃”上,完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给基层运转带来了困难,但做好保基层运转工作,纾解基层治理的难点,解决基层生态的痛点,不仅有助于从容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类风险,更可从长远上夯实基层治理的地基。

  经济学家宋清辉提出,政府在加大对基层政策扶持的同时,可以把压力转化成为变革的动力,加快相关领域改革,理顺各方关系,由此增强基层可持续运转体制保障。

  此前,我省印发《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目录包含369项县级权限,其中46项为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类,323项为行政处罚类。全省各县(市、区)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乡镇(街道)的实际承接能力,参照目录,按照“成熟一批、赋予一批”的原则,给乡镇(街道)赋权。此举被认为是今年1月全省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之后,我省落实中央要求、响应基层呼声放出的一个“大招”。

  “基层政府更了解本地实际,理应被赋予更大的改革开放自主权,从而能够激发它们在不同领域内大胆试、自主试。”宋清辉告诉记者。

  “保障基层运转,需要完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新华建议,要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延伸到基层单位、覆盖到所有资金,确保资金“好钢用到刀刃上”,推动基层把“紧日子”过好。

  一个更为积极的举措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全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并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5月12日发行的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是全国首只发行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该债券期限10年,利率为2.88%,规模23.34亿元,涉及我省大运河沿线11市县的13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在拓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募资来源的同时,有利于提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信心。

  “应对疫情影响,还可动用预备费、拓展多渠道筹集资金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朱军建议,可以增加省内各级国有企业经营的利润划分,着重财源建设,多举措充实财政资金,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他同时建议财力进一步下移,中央财政适当提高地方增值税等税种地方分成比例,省级财政加大对市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基层运转,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的信心。”朱军说,这个预期,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投资,对于恢复经济非常重要。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加快,新基建项目推进和稳消费、稳就业举措的实施,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将逐步减小,基层运转压力也将逐步减轻。

  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陈澄

(责编:张鑫、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