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撤县设区备受关注 如何助推城市发展

2020年07月29日07:26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撤县设区,如何助推城市发展

7月28日,南通市崇川区、海门区正式揭牌。近年来,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的城市远不止南通,撤县设区备受关注。

告别“小马拉大车”

从“海门市”到“海门区”,一字之变,背后是海门为南通市区“贡献”出的90余万常住人口、近120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以及位列全国百强县第17名的GDP。

近十年来,南通的发展与南通的行政区划变迁同步进行。南通素有海安、如皋、如东“北三县”,通州、海门、启东“南三县”,市区规模却很局促。2009年3月23日,通州市正式变为通州区,南通市辖区面积、人口翻番。

2019年,南通经济总量达9383.4亿元,海门市以1352.37亿元排名位列南通第二,仅次于通州区。如今,海门撤市设区,一直困扰南通的中心市区首位度不足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老城区弱、新城区强的“小马拉大车”局面不再。

“南通提出建设‘北上海’,就是要把南通建设成为上海大都市圈沪苏通核心三角支点城市。这首先,要建成大城市。”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宋林飞认为,现在南通市城区还不够大。2016年,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南通的定位,是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Ⅱ型大城市”。如今,有了海门区的百万级人口规模,各项交通、建设规划也将加速落地生根。

海门设区,意味着南通市区真正实现了与上海市区接壤,南通与上海进一步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多市实现市区“扩容”

近十年,江苏曾多次进行区划调整。

南京在13年间进行过3次区划调整。2000年,南京撤销江宁县,设立江宁区;2002年进行“四区县并二”区划调整,成立浦口区与六合区;2013年再次迎来大规模调整,撤原秦淮区、白下区,设新秦淮区,撤原鼓楼区、下关区设新鼓楼区,高淳与溧水撤县设区。此后南京下辖区域再无县。

苏州也经历过几次“排列组合”。2000年12月,苏州撤吴县市,设吴中区、相城区,郊区更名为虎丘区;2012年,吴江撤县设区,同时合并三区设立姑苏区。这次调整使苏州直接与上海接壤,更主动地接受上海辐射带动。

2000年12月,无锡撤锡山市,设锡山区和惠山区;2015年10月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三区合并设立梁溪区、新吴区。这次调整后,无锡下辖5个区在户籍人口与面积等方面更加均衡。

1996年扬泰分家后,扬州市下辖广陵区、郊区和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2000年12月,邗江撤县设区,使扬州市区的面积和人口均得以扩张。2011年,扬州市区再次扩容,江都撤市设区,同时撤销维扬区,将原维扬区行政区域划归邗江区管辖。此后,扬州市区面积扩大一倍,增加百万人口。

连云港和盐城也曾进行区划调整,连云港2014年成立海州区,赣榆县撤县设区。2003年,盐城撤盐都县,设盐都区,2015年大丰市撤市设区。

九里区曾位列徐州5个主城区之一。2010年,徐州撤九里区,将原区域一分为三,分别划归徐州市鼓楼区、徐州市泉山区、铜山县。同年,徐州撤铜山县,设铜山区。

2002年4月,镇江撤江苏省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2012年12月,泰州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2004年1月,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迁市宿豫区。

作为实现城市扩张的方式之一,撤县设区一直都在江苏进行着。

“无县化”要因地制宜

撤县设区,是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方式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武汉便实现“无县化”,2013年南京也进入“全区化”。城市“无县化”是不是较好的发展状态?

撤县设区后,原县域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将纳入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如南京江宁,20年前撤县设区后,经济发展迅速,如今已成为南京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区。对市区来说,不仅发展空间变大,财政收入增加,城市发展也更高效统一,同时管理层级减少,行政效率也将提高。

对于此次南通区划调整,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认为,海门撤市设区有助于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为市区提升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将原面积偏小的崇川区与港闸区合并成新崇川区,将大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能;同时有助于南通更科学地定位功能,更好引导培育适合各区发展的地标性产业,有利于南通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2009年-2019年,全国共141个县被撤销,同期增加110个市辖区。从长期来看,通过撤县设区这种方式来扩大城市规模,加快经济发展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此类行政区划也有自身局限性。县改区后更多服务于主城区发展,其自主发展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弱。对于城市来讲,如果原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市级财政能力有限,在撤县设区后缺乏配套统筹的大都市区规划建设措施,其结果或适得其反,地方政府的自主发展能力将进一步弱化。同时市级政府若一味以市区发展为要,容易形成周边支援城区的态势,加速中心城市资源聚集时也会加大城乡差距。

从现实来看,如果仅是为了“行政功利”而跟风进行区划调整,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沈佳暄 颜 颖)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