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渐入高潮 民字贯穿始终

2020年09月01日14:57  来源:交汇点新闻
 
原标题:“高”的赛场上,江苏全力奔跑!

秋意渐浓,天气转凉,而在江苏,有一股热潮仍在持续升温。

密集召开深化大会、书记市长亲自部署推进、全城动起来用心用情投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考”在即,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江苏各地渐入高潮。

众所周知,“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可以说,获此荣誉,是一座城市的骄傲。

而对于江苏各个城市而言,创文不仅是拿块牌子、争个荣誉,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其中“高”即指社会文明程度高。

在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赛场上,江苏各地正在全力奔跑,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而创、为城市进步而创、为人民幸福而创。

不仅要创,还要高分高质创成

文明城市评选是系统性工程,指标复杂而全面,评选严格而科学,也正因此,“文明城市”的含金量受到认可,各地高度重视全力争创。

截至去年底,江苏有17个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今年是文明创建大考之年,也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年,全国将有4个省会城市、113个地级市、24个直辖市城区、251个县级市和县作为提名城市(区)参加评选。

参与创建的城市,朝着各项考评指标努力,从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等全方位发力,对标、看齐、追赶,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不仅要创,还要高分高质创成。

今年是淮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创建工作作为重点重抓的大事要事之一。淮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工作推进会的会场,成为打响“十大专项战役”的“点将台”,淮安市委书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总指挥蔡丽新一一“点将”。

8月28日,盐城市市长曹路宝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点评会议上提出,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既是一场形象之战、荣誉之战,更是一场增信心、添动能的攻坚之战。

8月2日,赣榆区;8月4日,开发区;8月6日,连云区……仅在8月份,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就多次深入基层一线,专题调研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今年4月以来,连云港在全市实施决战决胜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六大专项行动,力争要高分通过、高质创成。

……

再把目光聚焦到县级市。

进入8月,邳州、如东、高邮、海安、太仓、昆山、句容、启东、东台等地密集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

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上发出号令:“首创必成、高分创成”,要“以一流的态度迎接大考、以一流的工作经受大考,以一流的成绩完成大考,争创全国典型”。

与此同时,今年还是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年,中央文明办将对前五届评出的175个全国文明城市进行统一复查。

夺牌不易,守牌更难。

此前通过持续创建、层层闯关获得“文明城市”称号的“优等生们”,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要的,不仅是“保住牌子”,更要在这场全国比拼中取得佳绩、走在前列,坚决打赢这场“荣誉保卫战”。

苏州提出,必须下最大决心、树最强信心,不怕磨破嘴皮、不惧踏穿鞋底,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书写最优的创建答卷。

“瞭望君”注意到,苏州已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张家港市实现“五连冠”,常熟市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太仓市、昆山市获得提名资格。毫无疑问,今年将是苏州冲刺文明城市全域化的决胜之年。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张家港。2005年10月26日,张家港从北京捧回一顶金灿灿的桂冠——“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江苏省唯一当选的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此后,张家港又连续五次通过复评,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五连冠”的县级市。

抱着“一切归零”心态,张家港全方位推动文明创建“再出发”,以打造“新时代文明标杆”为目标,确保以高分摘下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而对于南通而言,既有摘牌的目标,也有保牌的压力。南通明确,确保市区、如皋分别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二连冠”,力争再有两个以上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向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目标迈进。

用“打铁的劲”,干好“绣花的活”

文明城市创建,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比精细度、满意度,更要拼执行力、持久力。

“瞭望君”梳理发现,早在2018年江苏不少地方就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2017年11月,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第二年3月,常州站上新起点、立足新时代再出发,计划实施九大提升行动,通过3年努力,力争到今年高标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将常州建设成为人民满意、全国领先的全域文明城市。

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推进会上提出,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注重系统谋划,坚持“内外兼修”,坚持“德法相济”,坚持“共建共享”,软件硬件一起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多做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事情,用一流的城市治理为建设“五大明星城”保驾护航。

高邮市也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18年进入全省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前半方阵,2019年比2018年进一位,2020年比2019年至少进一位,最终以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总体目标。

文明城市创建对市民素质、市容市貌、公共服务、窗口行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都有严格的测评体系,任何一项工作存在短板都不可能称之为文明城市。

乱扔烟头、乱闯红灯、电动车堵塞楼道、“飞线充电”……这些在城市宽大格局中的细节性问题,被文明“放大镜”一一照出来。

缺什么就补什么、弱什么就强什么。

紧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微之处,南京拿出绣花精神,重点补齐小区环境、道路街巷、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窗口服务“五块短板”。

南通先后梳理出一批影响城市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明确责任部门,逐一分析原因,加快整改落实,真正让这些短板弱项成为加分项。

农贸市场及其周边整治一直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难点。8月20日上午,淮安市市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总指挥陈之常冒着高温酷暑,跑了多个农贸市场点位,实地查看整治情况、了解群众真实感受。

杂乱的架空强弱电管线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拉低了城市颜值。根据宿迁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6月底以来,宿迁积极推动市区公共空间强弱电管线专项整治。目前9个试点区域整治已基本结束,其他124个区域也正在推进,群众关注的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8月17日上午,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现场检查市区管线整治工作。他提出,要坚持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坚持分类施策,持续扩大战果,固化工作制度,突出长效管理,以实实在在的管线整治成效把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为民利民,一个“民”字贯穿始终

行致远,不忘来时路。

为民利民,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越到交卷阶段越要坚定为民利民初心,越要把握住群众满意这个根本标准。

在7月召开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第二期培训班总结会上,盐城市委书记戴源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题作交流发言,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创文工作的衡量标准。

将一个“民”字贯穿始终,盐城在每年集中力量办好20件重大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征集实施100项创建为民实事项目,让群众处处感受到创建为民。

创建让城市品质有了显著提升,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实惠。

以张家港为例,持续不断的文明城市创建,给张家港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张家港市民真真切切体会到城市文明的深刻变化。如今,港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全民阅读书香四溢……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频共振”,创建在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

如今,江苏各地文明城市创建,如和风细雨洒进街头巷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座城到一个省,内外兼修、持之以恒,塑造城市文明新面貌,最终让每个城市中人都能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这个过程,不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更是建设美丽江苏、构筑文明高地的过程。

正如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在8月19日召开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所说,文明城市创建“创”是阶段性的,重在常态长效涵养市民文明素养,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连云港则提出,树立重在平时、贵在常态、实在长效的理念,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管理机制、督查机制,真正让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成为社会环境持续改善、社会秩序持续优化、社会福祉持续提高的过程。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人类追寻文明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不难发现,江苏各地在推进全国文明创建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提到同一个词——常态化。

的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更应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只有把创建中好的做法和机制固化下来,时时延续,久久为功,才能让城市长美长新,百姓生活更好更甜。

文明城市创建没有终点。让城市生活更幸福、小康图景更鲜亮,各地仍在加速奔跑。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顾敏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