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 | 1.2万戏曲人大团圆,昆山为何盯上“百戏”

王伟健

2020年11月25日19:00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一边是GDP超4000亿元的县域经济排头兵,一边是“百戏之祖”昆曲发源地——江苏昆山,当闻名遐迩的制造业之城遇上古老高雅的戏曲艺术,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且随大江东工作室持续关注。

2020戏曲百戏盛典开幕演出。韩承峰摄

曲声响起,好戏开场。在碧瓦朱甍、巍峨壮丽的现代剧院,在粉墙黛瓦、石岸斑驳的昆曲小镇,在稻香扑鼻、风景如画的田园乡村,每天霓裳飞舞,曲韵婉转……

在昆山,戏曲百戏盛典连办三届,前所未有。3年来,昆山将之办好、办优、办出彩,为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振兴贡献力量,浓浓“戏味”洋溢昆山。

三办百戏盛典

348个戏曲剧种首次实现“大团圆”

天色渐暗,霓虹灯亮起,晚风扑面,观众就座,音乐奏响,昆曲、越剧、锡剧……一缕缕动人的旋律在昆山回转。

广灵大秧歌《烈女传》。毛宇龙摄

3年,共有1.2万名来自全国的戏曲演职人员赶往昆山,有知名的梅花奖演员,也有农民出身的戏曲传承人,既有步履蹒跚的老戏骨,也有青春年少的新生代,整个戏曲界渴望着昆山。

今年10月20日晚7点,昆山当代昆剧院。78岁的山西广灵县憨崖洼村的广灵秧歌传承人郭世德拄着拐,躬着腰,一步一摇走向舞台中央,向昆山捐赠本剧种的珍贵物品。他坐了近20小时绿皮车,从太原来到昆山。年事已高 ,当地劝他不要来,但他很坚定:“如果这次不来昆山,我会遗憾终生。”

4天后,同一个舞台,来自安徽芜湖的“90后”新人演员施仙竹,唱起梨簧戏经典剧目《安安送米》,高亢的声腔、迫切的眼神,为母亲送米的焦急心情,演绎得入木三分。“梨簧戏是稀有剧种,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这次展演,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她说。

戏曲该如何振兴?“百戏之祖”昆山,一直在思考。从2018年始,昆山举办百戏盛典,全国现存348个戏曲剧种与木偶剧、皮影戏2种戏剧形态,在昆山实现首次“大团圆”。

演员代表上台领“参演纪念”牌。翟天樱摄

“昆山是有文化担当的城市,且连续16年位居百强县榜首,有能力办好这样的盛会。”全程参与盛典报批、筹办的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化艺术科科长叶凤说。

这是一次戏曲盛会。各剧团都纷纷拿出传家宝,向昆山捐赠代表本剧种特色的藏品,从珍贵乐器到服饰道具,从典藏任命书、剧本到集成的音像资料,每一件都寄予着对昆山的深厚情谊和对戏曲的美好祝愿。全国348个剧种资料全部收齐,将集中收藏于建设中的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

这也是一次百姓节日。来自成都的81岁老人蔡志雄连续两年带老伴打“飞的”,辗转到昆山“追戏”。“无论哪种戏曲形式我都喜欢,咱们的戏曲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他说。

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陈鹏连续3年来昆山看戏,“戏曲文化给昆山带来极大变化,老戏迷过了戏瘾,喜欢传统戏的青年人也越来越多。百戏盛典,让昆山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好,‘戏味’越来越浓。”

两代戏曲人

“后浪”接棒,“有戏”的昆山已经开锣

网络直播点击观看量累计1.5亿次,抖音播放量累计4.2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7.2亿次……

观看百戏盛典展演的观众。邹兆群摄

对昆山戏曲人来说,一个百花绽放的春天来了。

观众席上,常常看到一对昆山老夫妻的身影——81岁的王炜和77岁的方静,在昆山戏曲界几乎无人不晓。

1958年,14岁的方静经过层层选拔加入昆山锡剧团,第二年,王炜从昆山中学高中毕业也来了。那时,日子特别苦,没有汽车,出去演出只能步行,还要挑着沉重的担子,一边装着布景、道具,另一边则装着锅碗瓢盆、铺盖被子……每到一处,台下都黑压压一大群人,观众们热情欢呼,演员们也浑身是劲。

遗憾的是,80年代中期,昆山周边很多锡剧团解散了,1986年,昆山锡剧团也划了句号,王炜、方静夫妇被安排到其他单位。“经济发展了,日子红火了,可‘戏味’越来越淡了。”方静说。老两口多么希望,有朝一日重返舞台,唱几场锡剧。

3年前,一位昆山企业家戏迷,想办个民间锡剧团,希望方静出山。她二话没说,答应了。百戏盛典期间,王炜、方静夫妇白天忙剧团,晚上到剧院看戏。“真是大开眼界,年轻时的戏味儿回来了!”她说。

百戏盛典,让诞生于600多年前的昆曲再次兴盛:消失已久的舞台重新搭建,分散各地的戏曲人再度聚集,年轻一代戏曲人则演绎新的故事。

10月11日,昆山当代昆剧院成立5周年。由剧院青年团队创作的首个原创作品《描朱记》首演。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活色生香,“90后”撑起了一部两个多小时的原创大戏,博得阵阵掌声。

《描朱记》剧照。资料图片

在剧院4楼办公室,东哥见到正整理剧本资料的主演黄朱雨,如果不是他绘声绘色描述着唱腔和表演要领,很难相信,眼前这位高大且俊秀的24岁少年,不仅是实力派昆曲演员,还是《描朱记》剧本创作者之一。

“昆山当代昆剧院是全国最年轻的昆剧院团,也最有希望、最有活力。”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说。黄朱雨这样的昆曲年轻力量崛起背后,是昆山构建的一套完整戏曲人才培养体系。

当代昆剧院党支部书记瞿琪霞介绍,成立5年来,人才培养下了大气力,通过老艺术家传帮带,年轻演员迅速成长。还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合作,“全国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养年轻学员。

为了保护、传承、弘扬昆曲艺术,昆山先后建成昆曲博物馆、周庄古戏台、顾坚纪念馆、昆曲文化中心、昆曲学社等一批昆剧文化设施,还成立了小梅花艺术团、昆曲研究会、玉峰曲社、昆玉堂、昆曲发展基金会等一批昆曲团队和组织,出台《昆山市昆曲发展五年规划》。

一批批出类拔萃的年轻人走上舞台,“后浪”接棒,古老的戏曲正焕发新的生机,“有戏”的昆山已经开锣。

一城“戏曲味”

高雅戏曲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踏着青石板古道,转过曲折环绕的回廊,静听婉转的昆曲曲调,仿佛重回几百年前的烟雨江南……这是昆曲发源地巴城镇的一条老街。十几年前,这里仅有几户原住民,一家小饭店。如今已成为传承昆曲文化的昆曲小镇。

曲友在重阳曲会期间互相交流。资料图片

穿过一座江南水乡风格的石桥,进入幽静的小巷,便到了杨守松工作室。客厅里,几株一米来高的竹盆格外显眼,杨守松告诉东哥,每有戏曲界名人造访,就会邀之在竹子上签名留念。十几年来,竹上留名的戏曲人达188位,小小的竹盆,已成长为繁茂的戏曲“竹林”。

43岁的赵雪娟是一名中国结手工艺人。2019年,爱好昆曲的她来此开起小店,创作以昆曲为主题的中国结。一根根小小的绳子,在她精心设计下,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昆曲人物。如今,小店成了昆曲小镇热门景点。为了让作品更有神韵,今年6月,她加入小镇缘源曲社,学唱昆曲。“作为昆山人,生活在‘戏’味这么浓的城市,当然得会唱几段儿!”她说。

在整个昆山,戏曲文化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亭林公园、周庄古戏台,千灯古镇……几乎每天都有昆曲演出,戏迷群体也逐年壮大。

45岁的昆山玉山镇人吴昊和12岁的女儿吴梓萌,与昆曲结缘4年了。过去,他们对昆曲一无所知,如今,父女俩已是小有成就的昆曲戏迷。

周末,父女俩会去昆曲曲社免费学习昆曲,学了4年,他们能清唱《牡丹亭》、《长生殿》等剧目,每年端午、重阳举行昆曲曲会,父女俩都会上台一展风采。“昆山浓厚的戏曲氛围,给我们戏迷提供了舞台。”吴昊说。

昆曲人物中国结。赵雪娟供图

11月6日,百戏盛典陕西折子戏专场在张浦镇金华村田园乡村大讲堂举行,有唱词幽默的陕西端公戏、欢快活泼的陕北秧歌……这是百戏盛典首次来到乡村。中午,700平米的大讲堂里座无虚席,“精彩!没想到百戏盛典还能来咱们村。”75岁的村民王冬泉说。

2004年,在王冬泉牵头下,金华村成立了锡剧演出为主的乡村演出队,那时村里没有舞台,也没老师教,只能看视频学习,在露天场所排练。这几年,随着百戏盛典举办,村里修建了百姓舞台和田园乡村大讲堂,每个月都组织几场戏曲演出,吸引了远近戏迷。

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冯惠清介绍,借戏曲百戏盛典契机,昆山投资500万元,修建30个乡村戏曲舞台。“‘送戏下乡’,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唱戏舞台。”

在昆山,在市中心和乡村,在现代化舞台和街巷茶社,到处都能听到悠扬曲声,浓浓的戏味萦绕,戏曲艺术正乘着新时代春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届百戏盛典曲终落幕,但一座“戏曲之城”已在昆山粉墨登场。

(责编:耿志超、唐璐璐)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