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完成“清四乱”整治 确保一城清水入江流

2021年01月22日07:23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南通确保一城清水入江流

“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河道长效管护,水质已从劣Ⅴ类提升至优Ⅲ类,实现达标排放。”岁末年关,海安高新区北城街道三里闸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奚勇向水利部河湖“清四乱”第五督察组汇报。河道内外水清岸绿、鱼虾成群的生态环境得到督察组肯定。至此,南通最后一个水利部交办问题通过验收销号,在全省率先完成“清四乱”整治任务。

“南通地处江海交汇点,缘水而生、依水而兴、因水而美。”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十三五”期间,该市以“河长制”为抓手,聚力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江河保护战,谱写了“水随人意、人水和谐”的治水新篇章,催生出“争先豪情、克难勇气、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实干作风”新时代南通治水精神,全市水环境、水生态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去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南通五山滨江片区,壮阔江景和秀美山色令他称赞不已。习总书记到访的五山滨江风光带迅速“蹿红”,市内外游客争相“打卡”。

但眼前的生态美景曾是“生态伤疤”。“长江虽然就在家门口,给人感觉却越来越远。”市民张巍曾经住在距离长江岸线仅一两百米的任港老镇,但沿江不断增加的码头、堆场、企业以及空气中愈发浓重的硫磺、铁矿石粉尘,不仅拉开了人与大江的“距离”,也给原本人水和谐的滨江生态画卷蒙上了阴影。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南通坚定决心重拾人与长江的‘亲情’。”南通市副市长、河长办主任赵闻斌介绍,市委书记、市长两位总河长“发出动员令”,长江南通段河长及由沿江6个县(市)区政府“一把手”担任的河段长闻令而动,深入现场指挥协调、督促整改。2016年至今,南通沿江拆除203家“散乱污”企业,取缔53家非法码头,腾退、修复岸线12公里,93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任务全部通过省级验收销号。

从“临江”到“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绣带”,从“城市后巷”到“城市客厅”,五山滨江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上演华丽蝶变。一江清水经通吕运河流淌入城,人水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在向南通全域延伸铺展。

一位老人端坐在河边石台,面对清凌凌的河水,心无旁骛地吹奏葫芦丝——这并非影视剧里的桥段,而是南通市民在市区城山河边拍到的真实一幕。“家门口的断头河终于通了!”“水质一好,钓鱼、跳舞的人群都来了。”这一视频经网络传播,在当地百姓中引发强烈共鸣。水环境品质提升成为南通人近年来有目共睹的喜人转变。

全面推行河长制初期,城乡水环境是制约南通高质量发展的明显短板。2018年,全市31个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水质比例只有54.8%,排在全省后三名,与水有关的信访举报占比高达40%。

巡河一圈大约2400步,8个排口挨个检查,走不到的地方就用无人机,如今每周一到两次巡河依然是文峰街道总河长陆燕雷打不动的习惯。2016年以来,文峰街道清理沿河违法搭建3处、乱放乱种植2000多平方米,整治入河排污口两处。目前,河道水质已由整治前的劣Ⅴ类提升至优Ⅲ类,通过验收销号。去年11月,红星二河沿线一家年利税超亿元的印染企业被整体搬走,地块拆迁工作启动。“守护‘绿水青山’必须敢于动真碰硬、舍得‘金山银山’!”陆燕说。

河长带头向黑臭水体“宣战”。南通市市长王晖介绍,“河长制”推行以来,南通全市6733名河长累计巡河45.9万人次,发现问题35884个,问题处理完成率达93.38%。去年4月,省河长办发布的全省河湖长制工作调查中,南通河长制工作满意度、知晓度、参与度分别排在全省第一、第二、第四名。

城乡水环境日新月异。经一年多努力,南通中心城区全面“消黑除劣”,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逐年提升,去年达到90.3%;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黑臭河道治理,两年投资近10亿元,疏浚整治农村河道6000多条,清淤3280万立方米,2020年度完成投资额及土方量是河长制实施前的5倍……一条条昔日“龙须沟”变身百姓点赞的生态河。

一江清水入城来,一城清水入江流。在南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吕运河引江入口以及海港引河、裤子港河排江出口的水文数据实时传送至监控平台。“现在两组水质数据均稳定在优Ⅲ类水平线上。”南通市水利局局长吴晓春说,这意味着南通实现长江Ⅲ类水进城、Ⅲ类水出城,为跑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棒”写下生动注脚。“十四五”期间,该市将进一步深化落实河长制,组织实施区域治水,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管好每一条河、治好每一片水,在打造高质量治水典范城市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贲 腾)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