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三句“土话”推荐江苏高邮:一定提供“刮刮叫”的服务

张玉峰

2021年04月17日13:14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高邮市委书记韦峰致辞 王林山摄

我的家乡在高邮,这是一个非常‘zǎn(江淮方言)’的地方,这是一个很“板扎”的地方,这是一个‘刮刮叫’的地方。……4月16日,第十七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暨首届邮商大会开幕。开幕式上,江苏高邮市委书记韦峰以《我的家乡在高邮》为题,重点用三句地方“土话”表达了对这片热土的爱恋和赞叹,也勾起了在场200余名高邮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今年是奋力开启“十四五”、阔步迈向新征程的重要节点,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也恰逢是高邮撤县设市30周年。人民网注意到,本次活动的重头戏是首次举办的邮商大会,不仅邀约了重要客商进行项目签约,也将高邮籍的杰出乡贤请回家乡,向他们讲述这座城的变化。

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

盛世逢盛会,邮城歌未央。韦峰介绍,过去的30年,是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变革、伟大飞跃的30年,也是高邮发展最快、释放红利最多的30年。具体来看——

GDP从1991年的11.2亿元跃升到2020年的847亿元,增长75倍;财政收入从1991年的0.4亿元跃升到2020年的37.9亿元,增长97倍;工业开票销售跳跃增长、连攀新高,2020年达966亿元,净增11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节节攀升,2020年达32593元。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要谋划。眼下,各地你追我赶,抢抓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高邮同样做足了功课,下足了工夫。

为了能在今年节庆期间签约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从今年3月初,高邮市委、市政府就专题制定下发了《‘招商引资突击月’活动方案》,围绕客商邀请、项目签约、外资到账等目标任务,组织动员该市各层各级迅速“走出去”,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深耕重点产业区域,加密招商活动频次,分别在北京、深圳举办了光储充产业发展规划发布会和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合作推介会。“突击月”期间,高邮共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05批次,洽谈意向项目达152个。

本次邮商大会,高邮市正式签约项目达55个,总投资折合人民币403亿元。对于高邮来说,不仅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而且签约项目与城市主导产业匹配度较高,占签约总数的70%。其中,55个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9个,特别是光储充、智慧照明和电子信息产业都对高邮现有产业起到十分重要的强链扩链作用。

在外界看来,去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后的高邮,眼下正举全市之力朝产业项目发力。举办首届邮商大会恰逢其时,为实力高邮建设注入了新的源泉活水,增添新的发展动能。

三句打趣“土话”推介高邮

“我曾经走过很多地方,但是能够踏上高邮大地,与高邮人民一起想、一起干、一起苦,是我莫大的荣幸。”对于今日高邮之发展,市委书记韦峰说,作为一名“新高邮人”,想用三句高邮“土话”来表达对这片热土的爱恋和赞叹。

他说:“我的家乡在高邮,这是一个非常‘zǎn(江淮方言)’的地方。”

高邮的“zǎn(江淮方言)”,“zǎn(江淮方言)”在千载风华。据悉,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古城、红色之城。3处世界文化遗产点、6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108处市级文保单位,灿若星辰、熠熠生辉,36个以烈士命名的镇村初心不改、笃行致远。

“这是一个很“板扎”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邮人的“板扎”,体现在勤劳朴实,识大体、顾大局;体现在睿智大气,敢担当、讲奉献;体现在知书达理,有文化、重情怀。去年高邮获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刮刮叫’的地方。”话说至此,现场的高邮籍乡贤响起了掌声,韦峰说,乡音到耳知家近,地处江淮生态区的高邮,通常把非常好说成“刮刮叫”。除了谈到生活和美食,韦峰特别提到了这里工作、创业“刮刮叫”。

如今的高邮,正致力于打造舒适宜业的工作环境,让完备的权益保障、细致的人文关怀成为最打动人的鲜明标识。此外,高邮通过主导产业的“加成”,倾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让便利的市场准入、低廉的发展成本、快捷的办事程序,助力高邮成为政策集成的洼地、产业发展的高地、投资兴业的福地。

“这样一个如诗如画、宜居宜业、韵味无穷的高邮,这样一座充满热情、饱含真诚、体味温暖的城市,‘教我如何不爱她!’”致辞结束语,韦峰饱含深情地说,各位乡贤从这条路出发,去追寻星辰大海,如今这条路依旧在等候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希望更多的海内外游子、新老高邮人,来投资、来兴业、来安家、组‘CP’。”韦峰说,相信,高邮也一定会为你们提供“刮刮叫”的服务。

(责编:张妍、吴纪攀)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