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江苏流调员通宵达旦分秒必争围堵追踪病毒

2021年08月18日07:46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流调员:围堵追踪病毒,分秒必争

半夜23:30,凌剑时刻紧盯的“流调工作群”一阵屏闪。

“@流调联合一组,请接收信息!”

“流调联合一组收到!”

“收到!”流调队员陆荣荣随即拎起电话,“您好,我是流调员,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有些信息需要和您了解一下……”一旁的小伙伴默契地准备好录音笔和记录本,一场围堵病毒的拉锯战又开始了。

在我省疾控队伍入驻南京市公安局的“新冠疫情联合流调中心”,南通、盐城驰援南京的40余名流调队员,自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以来,已经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整整20天。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疫情防控工作中寻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抗疫当下,像凌剑和陆荣荣一样的流调员们24小时待命,通宵达旦、分秒必争,成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幕后侦探”。

紧急集结,与病毒赛跑

疫情发生后,江苏省疾控中心全员动员,迅速成立指挥小组,紧急集结应急队员,火速组建流调队。由省、市、区疾控280余人混编组成的11支联合流调队伍迅速到位,流调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调查新增阳性病例,摸排轨迹,判定可能传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发送管控协查,完成初始流调报告和进程报告……每天上百通电话,街头巷尾走访,作为流调员,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晚一分钟,病毒就多一分继续传播的可能。必须加快速度,抓紧时间!

“发现一个、推送一个、处置一个,防控链条的环环相扣极为重要。”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霍翔也是流调队中的一员,在他看来,迅速排查出密切接触者,以最快速度实施管控,才能有效控制疾病蔓延。“如果把防控链条上的工作看作是一个个灯泡,在应急处置中,我们要把这些灯泡由串联变成并联:发现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后,人员转运与流行病学调查同步,流调访谈与轨迹排查同步,密接排查与管控同步。”

疾控中心的流调队员与公安合署办公,就是实现“并联”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机制建立后,轨迹排查从4-5个小时缩短到1个小时,极大提升了流调和管控的效率。尽管如此,疫情紧张时期,流调工作强度依然巨大,深夜十一二点接到流调任务,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态。队员们最紧张的时候一天打了八九百分钟电话。

快慢松紧间,如履薄冰

“80岁,女性,不用手机,口音较重……”仅凭这几个关键词,南京市疾控中心流调员丁松宁和陈旭鹏基本就能判断出流调这个确诊病例的难度。

果然,经过反复询问,老人表示10多天来从未外出,也无外人来访,她84岁的老伴腿脚和听力都有问题。那么老人究竟是如何感染的呢?

丁松宁也考虑过一些有疑问的细节:一日三餐怎么吃?日用品总要添置啊?但也都被合理地解释了过去,说院子里种了不少蔬菜,老两口吃的不多,大儿子早在7月初来过,把日用品、米油盐都添置了。陈旭鹏还找到村上的干部和志愿者,都说7月以来没上过老人家门。调查一时间陷入僵局。

反复推敲,他们想到一个突破点——两位老人都有基础疾病,现在社区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都会对慢性病患者定期随访,药品也是一月一发。果然,离老两口最近的社区医院显示7月19日老奶奶曾去拿药,而刚好就在同时,有三名阳性病例与这位奶奶有活动轨迹的交集。

“终于破案了!传播链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当扣上那一环的时候,心里的大石头才会落下。”陈旭鹏感叹,流调工作不能放过一点细节,“像篦子梳头,不留空当。”即使时间再紧,调查时耐心细心一样不可少。然而在紧与松、快与慢之间,他坦言:如履薄冰。

“紧与松”,指的是对密接或次密接者的判定。其中尺度事关重大,如果松懈疏漏,可能影响防疫大局,造成重大损失;但若草木皆兵,不仅是对防疫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市民生活。有一个检测阳性者是冷链食品的货运司机,此前每天往返多家超市。送货过程、接触人员,排查工作量非常巨大。

“一刀切”把几家超市都关了,把所有工作人员和之后几天到过超市的人乃至他们的家庭都一股脑封控起来,当然最简单,但这样影响范围太大,“不精准的排查同样是不合格的排查。”陈旭鹏说。流调队员们通过回看几个小时的监控画面,准确评估了与司机接触人员的接触时长、距离、防护情况及超市消杀情况,最终精准确定了密切接触者,并立刻落实了管控措施。

压力辛苦中也遇到美好

“我家小区对面就有确诊病例,天天路过。”

“我的孩子进出过那个培训机构,会不会有风险?”

“我母亲经常到那个菜场买菜,我们很担心。”

……

电话那头,恐慌、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在蔓延,这是流调队员们时常要面对的。“有时候他们的倾诉欲很强,问的问题比我们问他的还多。”这时,陆荣荣就会和他们谈谈心、唠唠家常,“既能得到一些线索,也能安抚情绪。”有时流调员还会遭受密切接触者的质疑,甚至被误以为是骗子而挂断电话。“我们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知道,尽管面临风险,但有人在关注他们、保护他们。”

马永法是盐城市盐都区疾控中心来宁支援的流调员,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流调一位确诊的17岁女孩。“因为小姑娘一个人在南京隔离住院,心思很重。我每天都会打电话问问她的病情。”有时候小姑娘也会提出一些困难和需求,“比如缺乏生活的物资,我们会及时通过后方联系到收治她的医院,帮她采买物资解决困难。”

为应对棋牌室、超市等人员密集往来场所的密接排查需求,同时也为心存疑虑的群众提供一个报告的窗口,省疾控中心还紧急开发上线了“江苏新冠密接者报告平台”。上线几天来,已收到并核实处理了近50例报告。

越接近疫情的尾声,越需要高度的警惕,把所有漏洞堵住,把所有反弹的风险压住。辛苦和压力之下,流调队员们也常常被工作中遇到的美好感动。

最近,早期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陆续出院。16日下午,来宁支援的盐城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员徐红突然接到一个感谢电话:“谢谢你们,第一时间告诉我将我隔离,保护了我,保护了我的亲人,尤其是我的女儿她还那么小,让我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也让更多的亲朋好友得到保护,让更多的人不被感染……”

徐红突然鼻子一酸,原来,疾控流调人员的辛苦是被认可、被看到的。她还想到了自己上一年级的女儿。“我们要为你挡在疫情之前!”这是疾控流调队员们常跟家里小孩子说的,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这天,南京新增本土病例为零、出院病例7例。

□ 本报记者 王甜 张琦

通讯员 刘晨曦

(责编:萧潇、唐璐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